常使用的魚漂一般都需隨身攜帶,置於釣箱內,或是放在竿包中,為了防止釣具間的相互擠壓和碰撞,一般需要為這些魚漂配製一個專門的漂盒或漂 筒。另外,在將魚漂插入漂座或從漂座拔出時,也要註意小心謹慎。選擇的漂座要與漂腳配合恰當,兩者的配合尺寸不能過分緊密。垂釣結束收拾釣具時,應養成用 濕毛巾擦拭魚漂的良好習慣,將漂體、漂尖上面的汙垢完全清潔幹凈,既可以保持漂休的順滑,又可使漂尖鮮艷醒目,從而延長魚漂的使用壽命。再談談關於保養和 使用魚漂的幾種錯誤認識:

1、新買的魚漂要反復擦洗,清除異味嗎?

沒有必要!即使魚漂上有油漆的異味,也不是可以通過水洗的方法清除的。只有通過一定時間的幹燥揮發,才可自然祛除。

2、為加強魚漂的破水能力,要將漂體上的“膜”洗去嗎?

這是一種比較低級的錯誤認識。有的釣友自認為將魚漂上的“膜”洗去,就可以增加魚漂的親水性,減少水的表面張力帶給魚漂的運動阻滯力,從而提高魚漂的靈敏度。殊不知這樣一來,漂體上那層防水的漆膜也因此遭到了致命的損毀,造成了魚漂的早期損壞,縮短了使用壽命。

3、為增加魚漂的光潔度和運動靈敏性,需要給魚漂打臘嗎?

沒有必要!因為魚漂的運動靈敏性是通過釣者調整出來的。光潔度的保持,只需用柔軟的濕毛巾簡單擦洗即可完成,給魚漂打臘實屬多此一舉。

4、漂尖意外受損,出現彎曲(但沒有折斷)需要矯正時,可以用火烤和方法嗎?

可以矯正,但不是用火烤。正確的方法為:用茶杯盛滿開水,利用其升騰的熱蒸汽將彎曲的漂尖加溫,再稍加外力修正。最後將魚漂的上下兩端同時插進紗窗上,使漂尖彎曲的部位持續受輕力,這樣經過一兩個小時的矯正,彎曲的漂尖一般就可以修復了。

5、為降低魚漂的吸水率,需要將待用的魚漂在賽前長時間地浸泡在水中嗎?

這只是治標不治本。有的魚漂確實因質量原因會出現漂體滲水而使調目變化的現象,在實在無漂可換的情況下,可以采用這樣的方法對付對付,可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最好的辦法:立即更換一支質量高的優質魚漂。

釣魚竿是釣友們眾多釣魚器具中價值較高的部分,因而購置釣竿的支出占了釣魚支出的較大比例。如果日常維護得法,則可以多使上一段時間。要想維護好自己喜愛的釣竿,在主觀思想上時刻有維護的意識。這種註意保管、維護的意識要貫穿於釣魚的全過程。

1、出行過程中,釣竿裝在原包裝布袋中相對固定在竿包內,減少摩擦;

2、使用過程中,使用炮臺支架,盡量不要使用簡易支架。正常情況下,炮臺支架有兩個支撐點,釣竿是“擱”在兩個支撐點的。

而簡易支架,釣竿是“別”在支架的,如果動作過急過大,釣竿手把節很容易受傷甚至折斷;

3、揚竿取魚的過程中,心態要平穩,動作及操作步驟要規範。

一看上魚了,一心取魚,別的什麽都不顧了。一定要把釣竿穩當地放在竿架上以後,再去取魚、摘魚入護。我就見過不止一次,有的釣友因為上了一條較大的魚,忙亂中把釣竿踩在腳下,把手一節踩壞了----得不償失;

4、日常維護及冬季長期閑置時,一定徹底清洗陰幹。如果每周休息日出釣,回來後,一定要把釣竿竿節全部拆卸出來,每節都用較軟一些的紙巾仔細擦幹表面,然後按照每節竿的口徑,用紙巾撚粗細適當的紙撚,由竿節尾端撚入,由尖端捅出,這樣釣竿內壁的水份或臟物就能基本清除。(千萬不要忽視這一清理內壁的工作。

本人原來也是沒太在忽內壁清理,出釣回來,把釣竿抽出擦幹表面就以為萬事大吉了,收起來裝入竿包,還認為自己處理得很好。可是到下周出釣一出竿,發現有幾節已經漆皮起泡開始剝落了。)清理好內壁之後,不要把各個竿節裝回去,就用一張報紙一卷,每套竿節一包,放在陰涼處陰幹最好。如果是冬季長期閑置,在處理完以上各個步驟之後,最好是為釣竿打一次蠟。我使用的是汽車用的“表板去汙上光蠟”,液體噴霧,使用很方便,效果也十分理想。使用時直接噴到竿節上,用幹凈的軟布或紙巾擦拭均勻即可。其他膏狀上光蠟也可。打蠟處理之後,光亮如新。

天氣晴了,出去釣釣魚,就當是給漁具曬曬太陽也不錯,,,中國釣魚人網

在釣魚淡季,閑暇時打理打理釣魚的家什,也是一種休閑,也是一種享受。大家以為如何?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