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家都知道鬧小魚的時候用清淡餌,用硬餌,用比重大些的餌,可是在某些情況下,用濃餌也可能有特別的效果!首先要明白用清淡餌是不得已的選擇,這樣的結果必然的降低誘魚效果!如果你用比沒有小魚時還要濃的餌會如何呢?首先能保證你引來大魚,之所以要比平時還濃,因為小魚多啊,它們喜歡味道大的餌,那麽可能你打下去的餌中大部分起誘魚效果的成分都進了他們的肚子了,那麽引誘大魚的效果就會降低,所以這個時候為了能把大魚引來,就必須用更濃的餌。當小魚突然不鬧了,大魚來了的時候,你要及時的換上清淡一些的餌,畢竟大魚喜歡清淡,這也就是所謂的濃引淡釣!要明白的是,雖然開始是濃餌,可是在水裏化散開來之後的味道,絕對不會比你鉤上的比較清淡的餌味道濃,畢竟鉤上的餌還是成團的!對於什麽情況下適用,我只是推測應該是大魚不是很多,但是也不能太少的情況,因為如果大魚多,你就沒必要如此引誘,如果大魚太少,你這樣做也註定只能是和小魚鬧革命!因為這個度不好把握,所以建議是在別的辦法不怎麽好使的情況下用,當然餌料還是要用大比重,最好是雙鉤臥底,子線比平時粗一點。

    二、鬧白條的時候,如果你又不喜歡釣白條,多數人都是用大比重的餌。可是偏偏有一次,我發現白條多就改釣白條,並且用了很輕的餌做拉餌,不過當時沒有釣浮,結果卻是把白條全部引到了水表層,只要鉤餌能沖過封鎖到底,就能安穩的等來鯽魚!後來我用了大漂重墜,並提高了打竿頻率,白條都被控製在了水表層,結果收獲不錯!這個當中的問題就是怎麽樣讓白條不會追餌下潛,這其中的訣竅我還沒有摸索好,因此也是時靈時不靈。

    三、一般我們都要求打竿要準確,這個作為基本功是毫無疑問的,不過在釣的時候,面對的如果是水大魚稀的情況,我們可以把餌打的偏一些,以釣點為中心,附近幾十公分的範圍都偶爾打上兩竿,以此來擴大誘魚範圍。不過在水溫很低的時候,比如深秋,那麽最好還是打的集中一些(這個我沒想通是什麽原因,只是實踐經驗是這樣)。在野釣中還有一種說法,就是釣窩點前邊半米到一米的距離,這個大家可以在上魚不好的時候試試,要註意的是,不要在那個位置打多少餌,只是過一會就打一竿子釣幾分鐘試試。

    四、在書上看到過用包食釣大魚的方法,卻沒用過。不過在現實中我卻見到了和書上介紹的完全相反的做法。書上介紹的包食是外散內軟粘,現實中見到一高手用的卻是外粘內松散,據說這樣的做法在無水流的水域釣野生大魚效果很好,外面那層只是為了包住內層餌料,能夠使之順利到底,到底後一兩分鐘後化散,內層用的是酒泡小米和粗顆粒的商品餌,對那些老奸巨猾的大魚效果非常好,因為那些老江湖對魚水底成團的餌料還是比較不放心的,而對這些散落的餌卻來者不拒,而且在氣壓偏底的情況下,更是會只吃散落,不吃成團的。其實炸彈鉤的優勢就如此,不光是在距離上,也在於餌料的狀態,這個可能也是一種模仿!

    其實我們學習到的所有釣魚方法,都不是萬金油,如果你不知道一種方法的針對性以及使用條件,那麽就註定只能生搬硬套。所以在此大膽提議,如果可能,各位高手在介紹經驗的時候,盡量註明適用的情況和條件。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