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賽中幾個問題的思考
看了近期來的釣魚報刊,加上平時耳聞目睹,感到有關釣魚比賽問題的議論不少。有的說,不少的比賽缺乏文化內涵,全國出現了一批職業釣手,賽去賽來都是老面孔,比賽中一味追求名次,硝煙味太濃,商業味很重;有的還說,比賽片面追求速度,魚種單一,魚越釣越小,釣小魚苗,魚的密度也越來越大等等。這些問題關系到我國的釣魚活動的健康發展,需要進行探討,統一認識。為此,談點不成熟的看法。
一、硝煙味要一點,商業味不能重
釣魚是一項有益身心健康的休閑活動。為了使這項活動開展得更加生動活潑,內容更加豐富,更有樂趣,更有意義,需要開展釣魚比賽,通過比賽進行競技,促進釣技的交流和提高,增進友誼,才能更好地達到休閑的目的。
既然是比賽,就要比出勝負、高低,排出名次,這是很自然的。因此,爭名次的現象和一定程度的硝煙味還是需要有的。但是事物都是過猶不及,如果不講原則,不顧大局,不遵守必要的規定,一味去追求,斤斤計較,互不相讓,劍拔弩張,硝煙味太濃,那是不好的。
有比賽就有獎勵,包括精神獎、物質獎。在物質獎方面,過去是很簡樸的,第一名獎一根玻璃鋼竿就很不錯了。近幾年來物質獎不斷提高,不少的比賽改為發獎金,有的還冠以“大獎賽”。參賽的人既然要爭取好的名次,自然就會聯想到獎金的多少,就可能盤算如果自己花錢參賽,劃不劃得來。這樣,商業的氣味吹到釣魚比賽中來是很自然的,為了名次、獎金,不講原則、不顧大局,不擇手段,甚至爭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的現象也可能出現。我覺得目前這種情況雖屬個別現象,但是值得引起註意,組織比賽時要註意正確導引和防止,獎勵要適當,不宜以大獎或高獎金招徠。
二、老面孔難免.職業釣手要防
有人說,釣魚比賽比去比來,就那幾張老面孔、小圈子。這話有些根據,但不完全真實。
首先,我們要承認釣技的提高、經驗的積累要有個過程。釣技是有高有低的,每次比賽由於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每個人都不能說有取勝的絕對把握,但總的說釣魚高手、尖子是自然形成、客觀存在的。因此單位選派代表參賽,就會選上一些在平時釣魚或歷次比賽中湧現出來的釣技方面的佼佼者。這樣,老面孔是避免不了的。
克服選派代表偏重於過去,偏重於老面孔,搞小圈子,容易埋沒新釣手的偏向,一般可采取選拔賽(預選賽)的辦法,一次不行,可以多次,逐次篩選,這樣會有助於新釣手登臺。但是選拔賽需要人力、物力、財力,不是輕易可以舉辦的。而且組隊參賽需要經費,特別是遠程奔賽,花費很大,部分釣協力量有限,而參賽者個人又掏不起腰包,這樣,有的釣協就把任務交給有經濟能力和興趣的企業、俱樂部以他們的名義組隊參賽,他們一般都會請知名的高手加盟,這也是老面孔多的原因之一。
現在是否已經出現了一批職業釣手了呢?我認為還沒有。大家通常所指的,不過是一群熱情高、釣技突出、年富力強的真正的釣魚愛好者,但是,他們絕大多數都有正式職業,即使確實有人靠參加釣魚比賽來賺錢,也不過是極其個別的,不能形成“一批”。
老面孔多,這是一些人的感覺,是一些人在許多大賽中與不少的熟面孔重逢而得出來的感覺。事實上在一二百人的參賽者中,新面孔還是少不了。老面孔占一定的數量,既然是客觀存在的,只要他們是高手,就無可厚非。老面孔是釣技骨幹,是種子,是提高整個釣技水平不可缺少的。比賽沒有新面孔是不正常的,沒有一定數量的老面孔也是不正常的。事實上老面孔隨
著年齡、身體、環境、釣技等各方面條件的變化,一定時間以後是要逐步讓位於一代新人的。這樣一代一代地推陳出新,釣賽是會繼續不斷向前發展的。所以老面孔的經常出現不見得就是壞事。不過,從組織領導的角度來講,加強過選工作,公平、認真地選好參賽代表,不能搞小圈子,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這也很重要。
三、要多品種.釣成魚,不片面圖快
過去,一般的比賽,多數是根據釣場情況,有什麽魚就釣什麽魚,不存在比賽品種單一的問題。所謂比賽品種單一主要出現在全國性的手竿池釣大賽中,一般都是釣白鯽魚,有些比賽則加上羅非魚。其原因,主要是白鯽魚遍布各地,繁殖快,野生的、人工養殖的,東西南北中都有,釣場容易解決,而且各地的釣友對釣鯽魚也都很熟悉。全國釣賽、釣王杯賽選擇這個魚種是很自然的。當然,比賽如果始終局限於一二個魚種,不利於釣技的交流與提高,不利於休閑垂釣的多樣化,有條件的話應該增加比賽的魚種,例如釣鯉魚、鱅、鰱,鯇等等。
釣魚比賽,比“快”是一項重要內容。因為上魚快,操作快,釣獲量就多,反映了釣者的釣技熟練程度、經驗的多寡以及身體的狀況等等。但是過快、無限度和無休止的快,與休閑、身心健康是矛盾的,不宜一味圖快。比“快”是比賽中的一項內容,不是惟一的、全部的內容,不能只考慮一點不及其余。有的比賽為了求上魚的速度快,單位時間釣上的魚多,魚池裏投放的魚密度很大,魚越來越小,甚至投放魚苗,釣餌投下去很容易上鉤,誰的動作快,誰釣上來的魚就多,這就形成單純地比操作快慢、比體力強弱,不是全面比釣技,而且勞動強度很大,弄得十分緊張和疲勞。為了圖快,釣上大量的小魚或魚苗,每人一個場次釣上數百尾甚至多達一千多尾,裁判數魚強度大,時間長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