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小魚鬧窩的6個方法
小魚鬧鉤是垂釣活動中最常見的現象之一,也是令釣者感到頭痛和無奈的事。鉤餌一入水,即刻就會招來不計其數的小魚,風掃殘雲般地將釣餌席卷一空。特別是在水庫、湖泊等自然水域,小魚更是多如牛毛。在施釣過程中,如何避免小魚鬧鉤。以下的文章,對鉤友們會有所啟迪。
鬧鉤對釣魚人來說是個十分頭疼的事情,如何才能防止小魚鬧鉤呢?本人經過三十多年來的釣魚實踐,總結了六種簡單易行的方法供釣友參考。
1.米糠麥麩引領法:當鬧鉤小魚出現後,根據風向往釣點旁邊拋灑一些幹麩糠,使之隨風漂離釣點,而小魚特別是小白鰷善於在水面爭搶食物,這樣一大部分的小魚就可以被麩糠引領到了釣點以外。
2.釣餌包泥迷惑法:小魚鬧鉤厲害時,魚餌很難落到水底,總是一觸水面就被小魚搶光,甚至有時不知不覺中釣餌就被偷吃光,特別是一些初釣者,不知什麽原因,為此大傷腦筋。這時,你可就地取材,將土和成軟泥,將魚餌裝鉤後,再在魚餌外面包上一層泥巴(約3毫米),然後拋入水中,當包泥餌入水後,小魚看到或嗅到只是泥團,最多去碰一碰,就會離去。而泥餌入水後,隨著水的浸泡,慢慢溶化脫落,釣餌露出即可垂釣底層魚。從一定意義上講,泥包裝成了護送魚餌在水中運動的防護衣。
3.魚餌加層防護法:就是內部用精餌裝鉤,在精餌外面加裝一層硬粗餌,當餌料落水後,小魚吸食並毀壞一部分粗餌後,精餌能順利到過水底,正好垂釣底層魚。
4.以假亂真引誘法:發現鬧小魚,可自製一些色香味美、引魚註目的誘餌,如用酒或中藥浸泡過的泡沫塑料球、錫箔紙團。老玉米料等製成的堅硬誘餌,分幾組吊在固定的泳層,通過調整誘餌的位置或層次,可起到長時間的誘小魚作用。這種引誘餌,小魚發現快,誘惑強且經過多次吸吮不變型,能大大減少小魚幹擾。
5.遠拋近落預防法:一般鬧小魚越鬧越厲害,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老在一個區域內拋竿落餌,由於小魚們“吃慣了甜桃跑慣了腿”,所以總在這個區域內活動。釣者不妨起身來個大拋竿,將魚餌打得遠一些,這們魚餌由遠而近,由淺入深,可很好地避開小魚打擾,魚餌順利到達水底層,待底層魚的來臨。
6.先誘後釣時差法:出現鬧小魚,還可采用先誘後釣的時差法(也叫聲東擊西法)。即在同一窩點垂釣頻繁受擾時,釣者可製做一些簡單的粗散餌粒,加混一些小沙粒、小土粒,同時將釣餌裝鉤待用,隨後一手拿摻泥的混餌,一手持釣竿在混合誘餌落水幾秒後,當然混合誘餌應撒在釣點的外圍,隨後將鉤餌 拋向原釣點,混合誘餌可起到較好的誘小魚效果。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