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組的系統平蘅
我將一付釣組分成三個部分:主線、鉛墜、浮標,這是組成一付釣組的三個基本要素,缺一不可。三個部分互相關連,牽一而動全身,任何一個部分的失衡,都會給釣手帶來至命的打擊,或發現不了魚情,或魚脫鉤而去!一個有經驗的老釣手,可以憑借自己的經驗,很熟練的組織起一付質量不錯的釣組,而一個初學入門的朋友則會面對釣件無從下手。
在組合一付新釣組的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的不是你要選用什麽樣的浮標問題,而是要大概確定這付釣組需要多少鉛墜!怎樣確定這付釣組使用的鉛墜重量呢?請記住:無論你使用幾號主線,你加在主線上的鉛墜,要足以把水中的主線拉直!因為水中主線不直,會損失相當一部份訊號,不管你是傳統釣還是臺釣,都會發生這種情況。
我見過有人給大號主線,配置小號浮標的釣組,這中不恰當的配置,使主線在水中松松垮垮,浮標在水中歪歪斜斜。在主線的支撐下,鉛墜失去了本來的重量,就不能正確的找到水底[特別是在傳統釣,鉛墜需要觸底的時候],導至靈、鈍不分,損失了相當的反映信號,真正魚的吃口沒有,而水流、風力的影響又過於敏感。由於釣組的總重量不夠,在風線的牽製下,浮標會不由自主的上升或下降,影響釣手對水下魚情的盼斷,失去最好的中魚時機。在野外垂釣時,發現浮標半水不能直立,且與水面形成一定夾角,找底困難等現象,請仔細檢查一下你的釣組平衡是否恰當。
還見過小號主線,配置大號浮標的釣組。這種配置,可以達到把主線拉直的目地。但是, 由於配置的鉛墜過重,主線在外力的作用下,瞬間加速所產生的重量,超過了主線能承受的負荷,會對主線造成嚴重的損傷。雖然主線有彈性,但每一次的恢復總是有差別的,只不過我們難以觀察到。這種損傷的積累,就會使線體變長、粗細不均,主線拉力下降,最終導至斷開。當你在移動太空豆時,如果有粗細不均的感覺,請馬上更換主線。
為主線正確匹配鉛墜,既不影響釣組的靈敏度,也不過分加重主線的負擔,是減少主線損傷,延長使用壽命的原因之一。在以釣小魚為主時,在鉛墜過重的晴況下,還會損失很多訊有效信號。
在釣組的三要素中,當確定了主線之後,應該首先考慮鉛墜的重量。通常情況下,予選鉛墜的重量以大於實際用量為好,為下一步的調整留出余量。
鉛墜與主線的匹配,當然不是釣組中最後的實際匹配。確定了鉛墜的基本匹配後,就要選用適當的浮標。浮標的浮力[載鉛量]一定要等於或大於配好的鉛墜,以便最後的調整。
對傳統釣法來說,在這時你就可以精確調整了。因為,傳統釣[以調平水釣一目為標準]鉛墜微小的變化[或水的浮力變化],對整個釣組的靈敏度影響不大,完全可以在家中把釣組調整到位以方便使用。在傳統釣法中,對浮標的調整還是半水調平為好,這樣不管浮標露出水面幾目,對靈敏度的影響都不是很大。傳統釣法的信號最為真實,提示擡竿的信號一般都是長目,很少有真正的下頓。遇到黑標基本都是大魚[跑鉛例外]。如果你真的要等浮標升起來後的下頓[不如說是下沈更為準確],十有九竿是空的。因為傳統釣中餌料在水下的狀太,都是躺在地下的[包裹子線],魚吃餌後只能擡頭上遊,表現在浮標上就是高高舉起。當浮標往下回落時,餌[鉤]已經從魚嘴裏吐出來了。
但對臺釣、懸墜釣、竟技釣來說就不能這樣了,垂釣條件的任何一點變化,都會使釣組在水中的狀態發生變化,從而影響到釣組的靈敏度。所以,臺釣、懸墜、竟技釣法釣組的精確調整都是在現場完成的。在此處建議新手先使用調3釣一的目數,這是因為釣3釣1比叫好掌握,當掛餌後,標尾露出1目或2目時,基本就是找好底了。如果新手上來就調7釣1,是比較難以找好底的。
要是有釣友說,我釣了十幾年魚了,都是根據浮標配鉛墜。不錯,你說的太對了,因為我也是這樣做的,這是經驗幫助了我們。對一個新手來說,看了這篇文章,你也千萬別叫真,只要你能理解文章的含意、明白釣組系統平衡的重要性就行了。希望本文會對你有所幫助。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