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假日邀上幾位好友去釣魚,不僅陶冶情操,增進友誼,還可飽餐鮮魚的美味。下面向您介紹一些釣魚的小竅門,簡單概括為四個字:"聞、聽、摸、看"。

  聞:下鉤前,垂釣者迎風蹲在岸邊,聞一聞水面吹來的風是否有魚腥味,或用手捧水聞一聞,腥味越濃,魚就越多,反之則少魚或根本沒魚。

  聽:該水域如有魚,能聽見魚兒吃草的"嚓嚓"聲,大魚追小魚發出的"撲通"聲,及魚躍出水面的響聲,宜下鉤垂釣。若魚在水面浮頭吞吐,發出"叭叭"聲,表示水底腐殖質沈積太多或氣壓急驟下降,魚在水中缺氧,雖有魚也不會上鉤,這種情況不宜下鉤。

  摸:垂釣的最佳溫度為15℃-25℃,這個範圍的水溫易下鉤垂釣;若水溫超過30℃或低於4℃,手觸水面就有發熱或冰冷刺骨的感覺,此時不宜下鉤。

  看:一看水色。水色過清,則魚不多,即使下鉤,魚也會被人影、竿影嚇跑;水色過渾,魚不易發現鉤上的餌料;水清略渾是垂釣的最佳水色。水為褐色,鯽魚多;青黃色,草魚多;黃橙色;鯉魚多。二看水紋。無風時,若不平如鏡,說明水下無魚或有魚不吃食;若水面出現水花、漩渦或波紋,這是有魚的信號。三看水草。如垂釣水域處的水草枝葉殘缺不齊,則暗示水下有草食性魚種。

  那麽,下餌後如何提高魚的上鉤率呢?

  1、 每次下餌前用野草擦擦手。垂釣中,往往在釣上一兩條魚後,魚就不大肯吃餌,或要長時間才咬餌,這是因為您上餌時,無意中把魚側聽器官射出的受驚液帶到了釣餌上,水中的魚聞到它都敬而遠之,自然不會上鉤。如果您在每釣一條魚後,先用野草擦擦手,再取餌裝鉤,魚的上鉤率會明顯提高。

  2、 香餌料可誘魚上鉤。魚的視覺很差,不能看清遠處的物像,但魚的嗅覺和味覺卻十分靈敏。在水中覓食時,魚的鼻孔和鰓發揮作用。魚所接受的氣味不僅來自空氣,更主要的是來自溶有氣體分子的水溶液,它們由此判斷是否有可食性物質。因此,垂釣時多投撒誘餌,不僅要註意顏色,還要註重香味。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