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影響下頓靈敏度的主要因素和應對措施:

1.關於釣組質量和漂尾直徑:

我們知道,漂下頓的最大速度是由魚的沖力、吸餌時間、釣組總質量、所受阻力四個因素決定,而最大速度的大小,關系到下頓距離的長短。在魚的沖力和吸餌時間相同的條件下,下頓距離越大,下頓靈敏度越高。所以,用懸墜長腦線釣組釣小鯽魚,為提高靈敏度,捕捉到魚吸餌的第一反應,大都用小質量、細漂尾的釣組。但質量小、漂尾細的釣組,也有拋竿難度大、不易觀察的弊端,實踐中,應根據魚情、水情和個人能力合理搭配。如果不是釣魚吸餌的第一反應,那麽,釣組質量大一些,漂尾直徑粗一些,也未償不可。因為魚吸餌後的擡頭、遊動,其力度要遠大於吸餌力,並且作用時間較長,作用距離也較大,大質量、粗漂尾的釣組,也可以有比較明顯的上浮或下沈漂象。但應該指出,這樣的組合,已經沒有下頓靈敏度可講。懸墜長腦線釣組的高靈敏度,主要體現在魚吸餌的第一反應上,其次級反應的靈敏性,與沈底墜釣組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2.關於釣組的調、釣狀態:

前面對下頓靈敏度的討論,是就釣組處於特定狀態而言。實踐中,由於餌鉤在水中所處的原始狀態不同,對下頓靈敏度的影響也不同。當魚向斜上方吸懸底餌鉤時,釣組會因減重而獲得上浮力,相對於下頓、厘米所需的最小沖力,是個很大的阻力,它縮短了釣組的下頓距離,降低了下頓靈敏度。為盡量展現釣組的固有靈敏度,應設法減少或消除餌鉤的重浮力差對下頓靈敏度的影響。這一方面可以從選擇小餌鉤入手,但最徹底的方法是讓餌鉤的重浮力差脫離釣組,改由底面承受,即將餌鉤調、釣在壓底狀態(註:這裏指餌鉤壓底,腦線不彎曲,其張力處於臨界零狀態)。有人會提出疑問:壓底餌鉤,魚吸餌時要克服餌鉤與底面的摩察力和黏滯力。不少人認為,壓底餌鉤要比不壓底餌鉤鈍,你怎麽說壓底餌鉤釣組反而靈呢?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