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守

在水曠魚稀的公庫裏釣鰱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守,意思就是要在某一釣點上花較長的時間守候垂釣,等待魚來上鉤。為何要守?道理很簡單,這是基於魚的密度而采取的一種特別方法。因為公庫裏不像其他的地方,一是這裏魚很稀少密度不大,再就是魚來魚去,一切尚屬未知。守候的時間少則三天,多則十天半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去年8月份某天,我的一位釣友,在白蓮河水庫靠近溢洪道的一處陡坡下一連守了四天,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第四天的中午,終於釣獲一尾6千克多的大鱅魚,當天還脫鉤一次;在第五天時,他的4.5米手竿被水中大物折斷,估計還是大鱅魚所為,因為在場還有不少釣友親眼所見。事實證明,在公庫裏釣鰱鱅,技在其次,秘訣在守。

二、誘

1、用釣鰱鱅的商品餌來做窩。做法是,取同樣的餌1-2包,帶到釣場再按餌與水的比例,攪拌均勻,直接打到窩點上即可。用商品餌的好處是方便快捷省事,而且集魚速度快,不過因用量較大,不很經濟,有些浪費,釣者須量力而行。還有一點也要註意一下,釣鰱鱅的商品餌很多,選的時候不要太雜亂,認準其一就行。

2、自製誘餌。取適量的麩皮,用水煮,熬到很稠。冷卻後,將其裝進密封性較好的塑料袋子裏,再放到太陽底下暴曬2-3天。等到充分發酵後,有酸臭效果最好,然後再與少量的糯米酒相對,打到釣點上即可。自製有些麻煩,但很經濟。

3、用老米酒打窩。我們當地過春節時,都喜歡做老米酒招待客人。將沒有喝完的老米酒,密封好,放置一旁,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老米酒就會自然發酵。等到酒的上面泛起一層厚厚的白沫時,又酸又臭還夾雜淡淡的酒香,這時的效果最好,可與釣場的泥土混合打到釣點上。

4、用泔水來打窩,效果也不錯。這主要是當地離釣場很近的釣友常用的方法,經濟實惠又有效果。誘釣鰱鱅,重在誘,誘要得法,誘要得當,要針對鰱鱅習性,因地製宜,就地取材,投其所好,是為上策。

三、找

蛇有蛇路,魚有魚道。釣鰱鱅選位也很重要。在水曠魚稀的公庫裏釣鰱鱅,釣位的選擇很關鍵。

1、追找。就是追尋鰱鱅蹤跡找魚鈞。白蓮河水庫大多情況下水體清澈,過往船只不斷,水面浮遊生物豐富。隨著氣溫的增高,鰱鱅常常上浮水面覓食,我們經常會在較大的山灣裏看見成群結隊的鰱鱅嬉戲覓食,有時還看見一群群的鰱鱅在水上遊動。這樣的時候,可采取追魚而釣,哪裏有魚就往哪裏追,只要找到了魚蹤,再設法誘魚,繼而釣之。

2、觀找。就是釣者通過仔細觀察釣場的情況來尋找釣位。比如觀察地形特點,坡度陡峭是否可供垂釣;水面是否有風浪,是波瀾不驚還是驚濤駭浪;釣點周圍有無障礙物;釣點距離過往船只的遠與近等等。這些都可以在下竿之前,通過仔細地觀察來最終確定釣位,如有不利垂釣的因素,即可棄之。亂石坡下、山灣、向水庫凸出的山嘴、拐彎處等等這些地方是我們經常光顧的釣位,不可視而不見。

3、聽找。昕就是聽動靜,即是通過昕水中的動靜大致判斷方位,然後尋聲找位。我在長期觀察中發現,鰱鱅對任何一點細微的動靜都十分敏感,稍有動靜,就一驚四散,但往往又在很短暫的時間內又重新在原位上出現。這意思就是只要沒有大幅度地驚動它,它不會逃之夭夭的。當我們到達釣場後,如果聽見了水面上有響動時,保持安靜,攝手攝腳,尋聲而去,必有收獲。

4、問找。在公庫釣鰱鱅,找釣位還要靠問,就是要向那些常在公庫裏釣魚的釣友詢問,特別是哪些釣點上魚率相對高些,哪些是老釣點,哪些是新釣點,甚至連釣位的朝向以什麽為參照物等都要問清楚,通過詢問來找釣位就可以多快好省,少走彎路。

5、試找。如果時間許可的話,可以通過親自試探來尋找釣位。即在開釣之前對所要到的釣場現場進行勘探,內容包括水情、魚情、地形、風向、釣位等等這些與垂釣有關的因素。在開釣之前,了解這些,是未雨綢繆,對各方面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定有出奇製勝的效果,收獲驚喜也是順理成章的。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