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夏初是鯉魚甩子繁殖季節,鯉魚繁殖期間咬鉤嗎?水庫能否釣到成年大鯉魚?這個時期鯉魚的活動和咬鉤有什麽特點?春末夏初如何釣鯉魚?

鯉魚對水溫的適應度是比較寬泛的,這可從平常垂釣中得出結論。比如由熱轉冷(涼)時,鯉魚咬鉤的時間仍可延緩一天左右;而由冷(涼)變熱時,咬鉤則快。

仲春至初夏(3月下旬至5月中旬),是水庫鯉魚活動較為活躍的時期。

一是水溫上升的必然。魚屬變溫動物,其活動量的大小多受三溫(氣溫、水溫、地溫)的製約,尤其是水溫。仲春三月,南方已是草革長鶯飛、桃紅柳綠,洋溢著一派南國溫暖的春色!正常天氣下,其白天氣溫達20攝氏度以上。水暖魚動,鯉魚會在水溫升高的時候四處活動。暮春初夏,清晨時分亦會有鯉魚抵岸索餌,此時在水庫垂釣往往會有較好的收獲。

二是補充體力需要。經歷漫長的冬季後,鯉魚急需食物,故在溫度升高後,覓食積極。

三是繁殖的需要。與鯽魚比較,鯉魚繁殖的次數相對少些,甩子活動一般是在春季和初夏時期。從筆者所在地的情況看,最早甩子時段出現在早春二月,多為個大鯉魚,到了三四月,隨著春雨的到來,鯉魚會循溫來到大片淺灘選擇產床,開始較大量的產子,進入初夏五月,成年鯉魚進入生產期,這時在水邊可看到鯉魚產子活動。過去我們總認為,鯉魚未產子,不吃食,其實這是缺乏科學性和實踐性的。像鯽魚一樣,鯉魚也會邊產子邊吃食,無非覓食量略有減少罷了。

(一)暮春時節的魚情

這一階段的鯉魚,具有主動覓食的特點。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