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爆炸鉤的鉤尖應向內還是向外?

魚類覓食多為戳拱,至上而下吸食餌料,我們戲稱"啃餌",就爆炸鉤釣法而言我們多次測試鉤尖朝外優於朝內,特別是餌團未化完魚多啃食頻率過高時優點尤為突出.

我們一般調定餌完全霧化為3-4個小時,餌並沒化完而魚已經發現誘餌並爭搶啃食.所以常見到中間一砣餌邊上掛條魚的現象.由於魚的口部結構是上鄂骨骼和肌腱強度大於下鄂,鉤住上鄂部分魚逃脫的機率也大大降低,鉤尖朝外朝上的目的就是更利於啃食過程讓鉤更快掛住魚上鄂部分.當然此法也是僅僅是為了提高這一機率而矣!

(建議鉤要插深鉤門向外)

2.發現竿尖開始抖動,是否需猛提魚竿?

竿尖開始抖動不等於魚已經中鉤,水中上層魚或其他生物碰到主線的可能是常見.如果竿尖連續下壓回線那基本是有把握了.

是否需猛提魚竿你可這樣理解.如果見到連續下壓,竿尖的彈性力道足矣刺穿魚口腔內粘膜,你可輕松鎮定揚竿,溜魚過程魚與竿鬥力時力量非常大,鉤是可以輕易刺穿腔體的.若發現是回線,那就要小心了,沒有竿尖彈性的輔助也許鉤就淺淺的掛在嘴邊,這時只須快速收回主線,卷線器的快速作用力帶動竿尖回彈力就可以刺穿魚口腔.

失魚絕大多數是鉤掛在魚唇邊薄弱部位,任何時候都忌諱猛提魚竿,拉岔了魚口那你就只有準備捶胸口了,嘿嘿!

(許多釣友認為魚線入水中後呈半弧狀而認為線是處於松弛狀態,當竿尖繃緊時,輪竿線鉤組其實已經是渾為一體,牽一發帶一身,不要高估了魚線的可塑性)

3.鉛墜和八字環間的距離以多少為合適,針對鯽魚,鯉魚,草魚有沒有區別?

經驗告訴我們是7-8公分為佳,只給魚吸餌進口的一個短行程距離就夠了,魚吸食嘴離餌一般不會超過2-3公分.這個尺寸可以兼顧所有魚種.

(嘿嘿!拿尺子量一下魚的口腔深度試試.)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