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竿奇餌釣河鯰
大西南的四川省眉山市郊區有個叫象耳鎮的地方,因該鎮版圖猶似一只大象的耳朵而命名。象耳鎮有一條泯江支流繞鎮而過,河水寬百余米,窄有數十米,有湍急的淺灘,也有洄蕩的深潭,河畔柳樹成蔭,裝點著鄉村綠色蔥蘢,一派田園風光。
河中多河鯰和大鯉,傍河而居的村民除有徒手悶水摸捉河魚的絕招和多種網捕的技巧外,還具有一種頗富地方特色的垂釣方法。
茲把該釣具組合和釣法作一介紹。
釣具組合
1、竿;分主竿和座竿,主竿用長約5-6米的荊竹烘製而成,梢子宜粗些,如筷子頭般,爾後再用一截長約1-1.5米的較粗竹子(以能插入主竿尾部,並以手掌握住好用為宜),上端安裝連接件和卡子以便插接主竿,下端削成斜尖口,以便插入釣點河邊的泥土中。
2、線、鉤、墜;一般可用國產0.5-0.6毫米的普通漁線,拴於竿尖,長度略超過竿子;鉤用7-10號的中型鉤,以歪嘴鉤為最佳,單鉤也可;墜子因在流水中垂釣,應選50-80克為宜,但組合時口線宜長些,墜子與鉤的距離在15-20厘米,以使釣餌能離底隨流晃動引魚。
3、漂子;不用立漂用星漂。用雞鴨毛梗或植物梗剪成長約1厘米的段子,用細針逐一穿在漁線上,每支星漂用10-15節段子,使組合後的整根星漂長約30公分,白花花的一長串在流水中格外醒目。
用餌
這是釣魚屢有奇效的關鍵所在。村民們去釣魚時除備有常用的蚯蚓、米飯、面食、薯類外,還善用一種頗有特效的葷食釣餌;搖蚊幼蟲餌。這種釣餌來源十分廣泛,每戶農家的糞池、沼氣池敞開處在溫度適宜的晚春至晚秋季節都有個頭頗大的野蚊幼蟲在其間繁殖,這些幼蟲顏色褐黃,成團地蠕動在廢水面上。要做餌時,只要用撈勺抄出後用清水沖洗幹凈,然後用手捏成玻璃球大小的團形,繼而放在面粉中裹上幾圈,使之粘度增加,入水後便可耐泡。此餌是釣河鯰和大鯉的最佳餌料。
釣法
1、選窩;象耳鎮河垂釣的最佳季節當屬夏秋時節的6-9月間,這一時期河水漲,水色較渾,魚覓食活動十分活躍。用漂竿釣要選擇水流較緩的洄水潭或柳樹腳,常獲河鯰和大鯉,水深宜選深一點,在2-4米,較易獲個頭大的魚,也能打連發。釣樹根腳要把釣餌拋離樹腳的3米以外,拋近了常會掛住河底須根而損鉤斷線。選好窩,無需下誘餌,便可直接下竿垂釣。
2、垂釣;調好漂子深度,讓星漂留一半數目在水面,便可把搖蚊幼蟲團餌裹住整口漁鉤拋下,該餌在水中可泡半小時不會沖化,一般情況如二、三十分鐘無魚咬餌,一是要及時起竿換上新食;二是說明該窩及附近無魚活動,應調整釣點。有魚吃食時,漂子反映為:鯰魚是星漂緩緩全部斜入水中;鯉魚吃時漂子點動一二下,慢慢拉下幾粒星子,上述兩種漂訊均可提竿中魚,在正漲水的日子下鉤,魚吃食更猛,常會出現星漂刷刷地快速悶入水中,也是鉤得很牢的。
下鉤的時間:白天的上午8-11時和下午的傍晚較佳。夜釣往往比白天更有收獲。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