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發現

  早期關於迦舒布魯姆Ⅰ峰的探索源於對Baltoro峰的探險。1892年英國探險家William Martin Conway在探險中發現了迦舒布魯姆Ⅰ峰,並收集了觀測資料、照片和測量勘察數據,他將它取名為“隱蔽的山峰”。

  其後在1909年和1929年,迦舒布魯姆Ⅰ峰又相繼被一些探險者拍攝過。

  艱辛的嘗試

  1934年,Gunther Dyhrenfurth率領的國際喜馬拉雅探險隊從迦舒布魯姆峰的南部冰川進行了一次探險,隊伍判斷可能是從南側,或者從東南山脊下的南部山脊,或者沿另一個南部向東的山脊(後來被稱作IHE山脊)攀登。Dyhrenfurth認為後者更容易,因為雖然它的路線稍長些,但IHE山脊沒那麽陡峭,運輸相對容易,這兩個山脊都與東南山脊下的平緩的雪原相連。從雪原往上,感覺沖頂不是很難,隊伍中的兩個隊員向IHE山脊行進,幸運地到達了海拔6200米的高度,那天是7月6日。然而在隊員準備繼續向上攀登時,卻遭遇了猛烈的暴風雪,持續的暴風雪使Dyhrenfurth預感到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物資保證沖頂,只好下撤,幸運的是他們安全撤回了大本營。

  1936年,一支由Henri領導的法國隊準備沖頂迦舒布魯姆Ⅰ峰。隊伍中包括Pierre Allain(當時最偉大的法國登山家)和幾名有豐富經驗的登山家,以及35名夏爾巴。隊伍選擇的是南部山脊線路而不是IHE山脊線路。在惡劣的天氣中,他們建立了一系列的營地,其中五號營地建在海拔6800米處,隊伍想在海拔7069米處(法國人稱之為隱蔽的南壁“Hidden Sud”)、接近次峰的地方建立突擊營,以利於沖頂。但暴風雪突襲,十天的暴風雪不僅阻止了前進,更使下撤變得異常艱險,在從三號到二號營地的下撤途中,兩位夏爾巴遭遇雪崩,兩人像流星一樣經過二號營地,被潰雪帶下了550米,幸好生命沒有受到威協。隊員們意識到沖頂的機會已經十分渺茫,決定放棄。

  至此,1934年和1936年的兩次攀登都因暴風雪而中斷。

  無畏的首登

  1958年,美國阿爾卑斯俱樂部宣布遠征迦舒布魯姆Ⅰ峰。隊伍由Dick clinch率領,成員有Dick Irvin、Andy Kanffman、Tom Mccromack、Tom Nevison博士(隊醫)、GilRoberts、Peter Schoening、Bob Swift,還有兩名巴基斯坦軍官,及6名高山協作組成。整個攀登過程中幾乎完全使用來自英、法、瑞士的攀登裝備和食物。隊伍向IHE山脊沖擊,使用固定繩運輸物資到四號營地。營地建在雪原的邊緣、東南山脊的下面。在雪原上,隊伍必須與齊腰深的雪進行抗爭。雪,放慢了隊伍的前進速度。

  在7月4日Dick、Andy、Tom、Peter和Bob向上挺進並建立了五號營地,如果不使用氧氣,他們恐怕只能到達7150米。當晚,Andy和Peter繼續留在五號營地,而其它三人則下撤了。

  次日,兩人使用臨時改裝的踏雪板,吸著氧氣,於淩晨五點出發。雖然是晴天,但寒冷刺骨,他們緩慢地前進著。隨著坡度的增加,踏雪板就不再適用。在使用第二瓶氧氣時,他們提高了行進的速度,在山脊的後半段,又刮起了高空風,但仍沒有阻止他們前進的腳步。7月5日下午3點,他們登上了頂峰,他們用鏡子向營地的隊員們發布了勝利的消息。

  不懈的探索與創新

  由於巴基斯坦政府拒絕外國人來迦舒布魯姆Ⅰ峰探險,所以在17年後,才有探險隊重返這裏。

  1975年,兩支隊伍來此探險,一支是德國隊,另一支是由兩人組成的隊伍(奧地利人和意大利人)。其中兩人隊伍以難以置信的阿爾卑斯攀登方式,克服了暴風雪,率先實現了人類第二次登頂迦舒布魯姆Ⅰ峰,而德國隊則以傳統路線登頂。

  在以後的幾年裏,對迦舒布魯姆Ⅰ峰先後有四次進一步的探索,其中三次是新路線。1977年,一支8人的南斯拉夫隊沿西南山脊攀登,其中兩人登頂,一人死亡。1980年,兩個法國人完成了隱蔽山脊路線,他們在雪原行進中使用了滑雪板。1981年,日本隊沿傳統路線使用氧氣登頂。1982年,德國隊沿西北山脊完成了新的線路,三人登頂。同時,一支法國隊沿傳統路線登頂,五人中有一人是女性(Marie-Jose Valercot),Marie成為第一位成功登頂迦舒布魯姆Ⅰ峰的女性。Sylain Sauden,則第一個從頂點到大本營全程滑雪下撤。

  在1983年,波蘭探險隊以新路線完成迦舒布魯姆Ⅱ峰的攀登後,從西南壁向迦舒布魯姆Ⅰ峰沿著新路線登頂;同時一支瑞士隊沿西北壁的新路線先後完成迦舒布魯姆Ⅱ和Ⅰ峰的攀登,另外一支西班牙隊伍沿西南脊和法國線路沖頂成功。

  1985年,意大利8000米探險隊開始啟動14座最高峰的攀登計劃,他們沿西北壁完成了兩條新路線。與此同時,兩個法國人也完成了登頂,其中一人以21小時完成。隨後,一個意大利人完成了首次獨自登頂。

  在1986年,印巴之間局勢緊張,巴基斯坦在迦舒布魯姆南側的Abruzzi冰川下建立了軍營,阻止了那個區域的一切登山活動。一些探險隊開始尋找其它路線,一支瑞士隊試圖從北部山脊登頂,由於遇上風暴,沒有成功。在以後的幾年中,由於印巴軍事對抗和糟糕的天氣,很少有隊伍來這裏探險。

  到1990年,一條新的路線――沿西北壁攀登,成功。同時一支日本隊從西南脊也探索了新路線。九十年代,攀登迦舒布魯姆Ⅰ峰和Ⅱ峰的商業登山活動開始趨於頻繁。

  1997年,巴基斯坦國慶時,宣布放開對迦舒布魯姆山區探險的禁令,150名登山者擁在大本營,很多人相信,只要有好天氣,登頂是順理成章的事。或許迦舒布魯姆還有一些線路等待開發,如東北壁路線,野心勃勃的登山者們會繼續蜂擁而來,這樣的狀況一定會持續多年。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