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竿保養全過程 吾等工薪階層,買一套釣具不容易。別人不清楚,我自己的釣具哪個都是看了又看,想了又想,比了又比,在心裏惦記多少日子後才痛下決心買到了手裏。未買釣具先投入感情,買到釣具則如獲至寶,豈有不珍愛的道理?我的釣具在當地也算小有名氣了,品牌、質量比較好,保養比較好。不瞞大家說,十年前我的一支七米二玻璃鋼本色魚竿使用二年還能退換,王老板用挑剔的眼光檢查了一遍說,“這魚竿你沒用過吧”?我則順水推舟,“那可不,太沈沒用上”。其實二年來我用了若幹次,並且釣上了大鯉魚。只因碳素竿開始流行,我想換一支輕便硬朗的碳素竿趕趕時髦而已。由於老板宅心仁厚好說話,加之魚竿保養得好,光亮如新,我還真就換成了,當然還要找點差價。

  我是如何做到魚竿使用二年仍光亮如新的呢?其實也沒什麽奧秘,無非就是細心使用,精心維護,耐心保養。很多釣友都有同感,魚竿保養,應該是釣魚人的一項常務工作。魚竿保養得好,可防止表皮刮蹭、出現劃痕、漆皮龜裂或者脫落;因而防止魚竿過早老化變質,延長使用壽命。更何況保養魚竿對釣魚人來說也是一種享受。保養就是保護和養護,從新竿到手到每次釣魚結束,魚竿保養工作貫穿始終。現將我魚竿保養的幾個過程和方法簡介如下,供廣大釣友借鑒。

  新竿到手保養開始

  新竿加固 新竿到手後,首先要做的功課就是進行第一次加固。不要小看了這項工作,它可避免日後釣魚出現拉脫“竿纓(蛇口線)”的跑魚現象。這種現象並不少見,絕大多數是因為沒有加固竿纓而導致的。方法是,取下魚竿的竿帽,抽出第一節即竿梢,將竿稍上的竿纓打一個死結,然後將魚竿平放,盡量捋直竿纓。然後取502或者101速幹膠,在竿稍和竿纓的銜接處滴一滴膠水(只需一滴),手指撚動竿稍使膠水均勻地滲滿銜接處,並稍微擡高竿梢避免膠水洇到整個竿纓。502膠水揮發快,竿纓傳導性好,膠水可能會迅速洇遍整個竿纓。膠水幹燥固化很快,使竿纓硬化並與魚竿形成一體。這就是為什麽先打死結並盡量捋直竿纓的原因所在,否則後打則打不成死結,後捋則捋不直竿纓。竿纓與竿稍固化為一體也沒關系,也挺好用。只不過主線有時向下爬竿,只需在主線線套上加一粒太空豆即可緊固主線以防爬竿。即使竿梢帶有金屬轉環的魚竿,為以防萬一,在其與魚竿的連接處點一滴502也不是多余的。新竿加固是防止脫線跑魚的基本保證,很有意義。

  新竿試驗 竿纓加固好後,接著要做的就是試竿,就是通過懸掛不同的重物來觀察該釣竿的弧度、硬度和強度,以及能釣起多少重量的靜物。為此我預備了幾條長約二十五厘米的短釣線,線的兩端拴成同樣的線套,一端栓釣竿,一端栓重物,專門用於試驗新竿。重物是不同容量的礦泉水瓶以及我從廢品收購站找來的五百克、一千克的秤砣,甚至還可以使用磚塊來作重物。

  礦泉水瓶和秤砣等靜物只有垂直向下的力,而魚雖有重量但卻不是“死沈死沈”的,同時魚的浮力要大得多,還會遊動甚至是“配合”。因此,靜釣力越大,就越能釣起更大的魚。通過“試竿”,可以詳細了解魚竿調性、彈性和韌性,可對魚竿的釣力做到心中有數。“試竿”有點像做破壞實驗,和魚竿保護似乎背道而馳。其實不然,試驗正是為了保護釣竿,在日後的垂釣中合理使用釣竿。絕不讓釣竿去幹自己力所不及的活,根據魚情選擇釣竿,做到因魚用竿,因竿適釣。

  新竿打蠟 通過精挑細選,一支日思夜想的魚竿終於到了自己的手裏,那份珍愛之情局外人是體會不到的。為使魚竿永葆青春,我要在魚竿使用之前先打一遍蠟,以保護魚竿原始的烤漆和鍍膜。打過蠟的新竿鋥光瓦亮,風天不愛粘土,雨天不愛粘水,使用起來賞心悅目。我保養魚竿用的蠟分固態和液態兩種,固態的是從漁具店買來的專用護竿蠟,液態的是從汽車美容店買來的汽車上光蠟。每次保養任選其一,除使用方法不同外,養護效果一樣好。

  新竿的打蠟過程很簡單,取一塊軟布,千萬不要用毛巾,毛巾的毛球容易劃傷魚竿表面。最好是家裏穿過的混紡舊內衣褲,剪成布塊。它質地柔軟,不起球不起毛,擦拭魚竿不留痕。打蠟的方法是,用軟布蘸少許護竿蠟,均勻地從魚竿的第一節開始打蠟,邊塗邊擦。然後逐節抽出,逐節打蠟。最後從魚竿的尾節開始擦拭,擦拭時稍用些力,快速上下摩擦,使魚竿變熱,增加護竿蠟的吸附能力達到拋光的目的。擦完一節收回一節,逐節拋光,逐節收回,直至竿稍。打完護竿蠟扣上竿帽,裝進竿袋保存。汽車上光蠟的使用方法是,先搖幾下鋼瓶使裏面氣體膨脹,再近距離噴灑在軟布上,用含有蠟液的軟布從上到下逐節擦拭魚竿,其余操作過程和塗抹護竿蠟一樣。需要註意的是,無論新竿還是釣魚歸來的魚竿保養,打蠟時要整竿進行,不要分解魚竿。以防將護竿蠟塗抹在魚竿的接合部而失去澀度,其結果是使用時容易抽拔過渡,造成魚竿卡節不能縮回。

  留包裝盒 新買的魚竿的包裝盒特別是硬質工程塑料的包裝盒不能輕易扔掉,它是釣魚往返途中儲運魚竿最好的防護用品。每個包裝盒至少能盛兩支魚竿,可防止魚竿與其它硬物的摩擦和磕碰所造成的傷害。

  垂釣過程繼續保養

  使用竿架 保護魚竿是釣魚人的習慣,釣魚過程中規範操作更應成為釣魚人的好習慣。釣魚過程是最容易傷害魚竿的過程,應提高魚竿的保護意識,規範自己的操作行為。我每次釣魚必用竿架,它不僅方便調整風線和水線,方便握竿揚竿,更主要的是避免了與岸邊的砂石泥土接觸,大大減少了魚竿的刮蹭幾率。釣到大魚時,根據釣竿釣力充分遛魚,不能生拉硬拽。抄魚時,右手持竿左手持抄網,兩手分工合作。抄魚入網後,右手馬上將魚竿放在竿架上。兩手將魚拖至岸邊,然後雙手握抄網框將魚端離水體,再進行摘鉤及其它活動。決不能雙手同時既握竿又端魚,這極易刮傷魚竿甚至折斷竿尖。這不是危言聳聽,我的一位老釣友曾一天折斷三支竿尖。都是因為抄魚動作不規範所致。

無論何時,魚竿都不能放在地上,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