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的進步,製作釣竿的材料也不斷更新發展。早年的釣竿都是采用彈性較好的竹子製成。進入20世紀後,人類在化學材料領域的研究成果,使得釣竿的製造有了質的飛躍。首先進入釣竿製作的是玻璃纖維。玻璃纖維的使用,讓釣竿的長度不僅可超出竹竿的長度,重量還只有竹竿的四分之一,更重要的是玻璃纖維釣竿的彈性與韌性,竹竿根本無法望其背。隨後是更加輕量化的碳素桿取代了相對笨重的玻璃纖維。采用碳素纖維後,一支六米三的碳素桿可以做到比一支三米六的玻璃鋼還要輕。碳素纖維除了質輕之外,其彈性比玻璃纖維改善了很多。最近幾年,大量的太空科技成果轉移到民間來使用,在釣竿的材質方面又有了新的重大突破,世面上出現了不僅比碳纖維輕,而且彈性佳、韌性更大的“太空竿”。
魚竿
由於碳素竿具有質輕與彈性好的優點,碳素竿在臺釣中幾乎全面取代了玻璃鋼釣竿,現在在市面上已經很難看到玻璃鋼材質的釣竿了。“太空竿”由於目前的價格太高,還沒有被廣泛使用。碳素竿是目前臺釣的主流裝備,這裏對碳素竿做以簡單介紹。
碳素纖維是20世紀中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工程材料,是一種超級突變物質。碳素纖維的生產技術復雜,至今仍受到專利保護。其生產原理是利用人造纖維為原料,在真空或惰性氣體保護下,經800-1000攝氏度高溫燒結碳化而成。製作碳素釣竿,把預先浸漬有黏合劑的碳素纖維布在錐形芯竿上連續纏繞,使之達到一定的厚度,在經過加熱固化成型,取出錐形芯竿,一節帶有預定錐度的管狀釣竿零件就製作完成。然後,對錐形管的兩頭進行加工、整修,在經過外表的裝飾、塗漆、組裝後,一支碳素釣竿就誕生了。
碳素竿的韌性不足是它最大的缺點。此外,碳素竿的導電性良好,因而不能在附近有電線的水體垂釣,以免出現觸電事故。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