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市面上所售浮漂種類越來越多,且形式各異,做工精良,選購起來一時還真是不知如何下手,翻遍手頭大量釣魚書刊,有關浮漂的文章卻如鳳毛麟角、寥若晨星。更別說如何去使用它們了,還有當今製漂名家專為釣某種魚或某種魚情所設計、製作的漂子,在銷售的櫃臺上或產品廣告中並未有說明它們的各自用途大多的釣友也只是觀其形、色或分大、小而購之。對其用途所知甚少,用錯浮漂是常有的事,有鑒於此,筆者現就軟尾漂及硬尾漂的各自特性及使用方法略作介紹。

  1.軟尾漂。經典的製作模式是:軟尾,即空心漂尾,可更換。孔雀羽材質漂身,碳素漂腳。

  此種浮漂自重輕,浮力大,漂身軟。示標一般是七目或八目。軟尾漂能產生一定的向上回復力。所謂回復力,筆者在這裏專指應用於臺釣組中,魚就餌,漂下頓,魚松嘴,漂即刻回復原定目數。這是軟尾漂區別於硬尾漂的主要特征,用軟尾漂就是要放棄魚就餌的點動力,沒力量,不大口咬,漂就要回到原定目數,就不提竿。而使用硬尾漂的所謂放大特點就是要抓魚吃食的點動力,輕嘬一口漂即大動,即可揚竿。故而軟尾漂以信號準確而著稱,釣鯽以調四釣二最為典型,使用中可釣1~4目,在表現魚訊時,以連續下頓1目到2目揚竿中魚率極高。浮漂的動作沈穩而連續。在雜魚成堆的塘中或頻頻揚竿空鉤時換上此種浮漂,情況就會大為改觀。

  這種軟尾浮漂漂身材質除了以孔雀羽製作外,市面上尚有大量巴爾杉木漂身和白色塑料漂身製作的碳腳軟尾漂,後者因顏色及紋理近孔雀羽材質,故店家常以“孔雀羽”稱之。其實,只要在手中掂一掂即可明了,這種“孔雀羽”漂子的目重很重,往往浮力與身材極不相稱。

  如是做工精良,不滲水,價格合理,也可一用,不過性能上要比真孔雀羽漂相差很遠,用了便知。

  2.硬尾漂。以叫實心漂,即漂尾是實心的,不可換,一般是玻璃纖維樹脂材料製作漂尾。大多數的硬尾漂的漂尾都很長,示標的目數也很多。硬尾漂因其漂腳的材質不同可分為碳腳硬尾漂和竹腳硬尾漂這兩種。

  竹腳硬尾漂因其漂腳粗壯,重心低,故而在同等情況下比碳腳硬尾漂入水後翻身要快,可較早地觀察魚訊,一般情況下,竹腳硬尾漂用於打浮釣半水,釣快魚。

  碳腳硬尾浮漂因其細長的示標有很強的防風性能,故非常穩定,很適合垂釣底部之魚。又因其漂尾細長,故魚訊的動作幅度很大,可用來釣慢魚,釣猾魚,釣深水魚。

  總體來說,硬尾浮漂的特性是漂訊動作大,極其靈敏,具有放大信號的作用,很適合魚情單一的塘子。也正因為上述特性,在雜魚多的塘子垂釣時,就要慎用硬尾的漂子。筆者認為巴爾彬木材質漂身的硬尾漂通常都在性能上好於白色塑料漂身的硬尾漂。表現在翻身快,下降慢。有較好的動態誘魚性能。但做工不好的巴爾彬木漂容易滲水,選購時一定要註意。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