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釣魚的竅門
1、用餌投其所好。魚兒因其種類不同而食性各異,而且同一種魚的喜食性在不同季節和水域也不相同。這就要求釣者在準備餌料時做到多種多樣,不僅要有葷有素,而且每一類餌料也不要單一品種。在臨場施釣中要註意調換釣餌,如用蚯蚓做餌較長時間不咬鉤,就應及時改用小魚、小蝦或面食做餌,直至取得最佳誘魚效果為止。使用一線雙鉤,裝餌要葷素兼備,並看情況調換餌料品種,只有用餌適合魚兒的口味才能多釣魚。
2、釣鉤大小適當。用鉤宜小不宜大。大和小都具有相對性,究竟多大為適合?這要根據魚的口形及其個體大小而定。臨場垂釣時要細心觀察,發現用鉤不當,要及時調換。如果發現浮漂顫抖,下沈多次,可是提竿卻無魚,說明用鉤偏大,應改用小一號的魚鉤,如發現浮漂沈沒,提竿時手感有魚,鉤出水後又沒魚,說明用鉤偏小,應換成大一號的魚鉤。總之,要註意及時調換魚鉤,做到“量魚用鉤”。程寧老師曾說過一個標準——鉤的大小是所釣對象魚魚嘴大小的三分之一最為合適。
3、適當換位置。初次到一個陌生的釣場釣魚,最忌死守釣窩。一個釣窩如一、二個小時不上魚,就應重辟新窩。如深水不咬鉤,就改淺水;陽坡不上魚,就改陰坡;大水面不景氣,就到灣灣汊汊下鉤。如此勤挪窩,三挪兩挪就可能找到魚窩,避免空簍而歸。
在每個釣窩上,撒鉤的位置也要不斷調整。隨著海竿的普及,遠投鉤的能力提高了,單竿的垂釣範圍擴大,釣位的調整更為必要。
以上是個人多年的垂釣感悟,對否,敬請各位釣友拍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