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釣江河湖泊大水庫,如不熟悉魚類生態習性、棲息地點和覓食習慣,是很難釣到魚的。唯獨池塘垂釣,不必諳熟魚類生態學知識。因為池塘魚長久地在人為環境裏生長,日常的一切行為都在養魚人的設計與擺布之下,它們本來的習性早已和天然水域中的同類有天壤之別了。所以,在池塘垂釣,尤其是那些按天收費的池塘,好像首要的問題和最大的學問,就是和塘主鬥智了。這類釣池,有的塘主為了多賺錢,不讓釣者釣走魚,千方百計在塘中“做手腳”,使魚不吃魚餌,讓釣魚人白送釣魚竿錢空跑道。

  有一次,某單位到一個釣池組織比賽,單位工會預先按人頭給塘主付了款,講好比賽4小時,釣多少算多少。比賽當天早上,塘主往塘裏放了兩個多小時冰涼的機井水,幾畝大的塘,水位上漲一尺多。因為全都釣不到魚,4小時未決出名次。延長1小時,勉強有幾人釣著了魚,才決出了前三名。這類事著實沒少聽說,都是塘主在收了錢之後,開抽水機灌機井涼水。不過此招只在春秋水溫低時才有效,夏季高溫水肥,灌點新鮮水,反會弄巧成拙。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采取浮釣法可使情形有所改善。因為初放人的冷水沈人底層,而中上層水會相對溫暖,尤其是中午到午後四五點鐘這段時間,陽光照射使水體表層升溫,魚會趨暖逐食。

  往塘裏撒尿素也是塘主常用的一個招數。撒了化肥的魚塘,魚就像生了一場大病,一連數日不思飲食。如果過量投撒,甚至一個多月魚都不開口。我曾多次在論釣魚竿或論天收費的魚塘遭遇此事(當然只是釣者心知肚明,塘主是從來都矢口否認)。一個魚塘本來這一段時間上魚上得挺好,釣者都豐收,而且一傳十十傳百,釣者蜂擁而至。但正這時,某天早晨滿塘釣者卻發現,塘裏魚忽然齊刷刷絕食了。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唯獨看不見魚標動。毫無疑問,塘主見出魚多,偷偷摸摸做了手腳。有時化肥撒得多了,甚至水邊浪花可以打出沫子來。應對方法,一是某塘出魚多,就要警惕了,到塘邊先察看,別人如未有上魚者,絕不下竿白交錢。二是因為大多釣者都是雙休日出釣,此類塘主則大多是在周五夜裏做手腳。但為招攬生意,又不能徹底壞了名聲,平時一般不做手腳時,少量釣客釣效尚可。針對這一情況,對常做此類手腳的塘,只好避開周六周日,往往周四周五釣,會因魚饑而格外豐收。

  此外有時塘主也不通塘做手腳,只在上魚較多的幾個釣位搞搞“貓膩兒”。方法也簡便至極,往那釣位裏扔幾個衛生球或撒兩把生石灰。一些釣者起五更爬半夜早早趕來可算搶到了好釣位,可前些日一直很工魚的釣位,這天卻忽然就一條不上了,而以前不怎麽上魚的地方,此刻卻都好於昔日。凡遇此現象,十有八九是塘主在好釣位搞了破壞性動作。釣者別無選擇,只有立馬換釣位,才可不致空手回家。

  有些漁場為了不讓釣者多釣魚,不僅對投餵的飼料嚴守秘密,而且刻意用一些特殊的飼料,使魚自幼便養成了“種乖張“食癖”。這樣不摸路的人去了,縱使將自攜魚餌十八般兵器悉數用上,恐也只會無奈。對付這樣的招數別無他法,只有千方百計挖門盜洞“淘弄”到魚主“偏方”,方可奏效。例如,有個單位釣協組織活動,30多個會員到一個養魚塘垂釣。交過了錢,塘主介紹,此塘鯉魚草魚每條都2斤左右。可這30多人從早晨釣到中午,一條魚也沒上。領隊對塘主說:“你這塘裏有沒有魚啊,我們這麽多人釣了半天,怎麽連個魚鱗也沒見著?”“誰說沒魚?”塘主說著回小屋拿出根釣魚竿,捏了一團黑乎乎的食團上到魚鉤上,投鉤不到兩分鐘,便釣上了一條2斤多重的鯉魚,扛著釣魚竿回村裏吃飯去了。這就怪了!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魚塘旁邊有個鶴鶉飼養場,他在餵魚的普通雞飼料裏摻了富含蛋白質的鶴鶉糞。所以有些人工餵飼的魚塘,只見大魚躍,就是不上鉤,往往就是用特殊魚餌養成了魚的某種偏食癖。比如,長期用發酵的糖化飼料餵魚,魚就愛吃帶酸味的魚餌。-直餵高蛋白孩粒飼料,魚就愛吃腥味濃的魚餌。若常用混合雞飼料餵魚,那麽用什麽魚餌也不如生鼓皮、生豆坯、碎玉米碴子作糟食好使。所以,到養魚塘釣魚,摸清底細很重要。

  還有些池主采取粗放型養魚,為降低成本,少養鯉娜多養縫。投餵的飼料很簡單,時不時拉幾車雞糞往裏一倒了事。不是餵魚,而是餵水,將水“餵”得肥肥的,有了豐富的浮遊生物,花白縫自然茁壯成長。這類塘裏往往還混有一些鯉、娜、草之類,放竿供人垂釣(但不許釣鏈),釣者大多對這類塘比較休頭。這類塘本來水就肥,再遇上長期幹早或長期連陰雨,水中嚴重缺氧,致使浮遊生物大量死亡下沈。水色發黃變黑,已有臭味,魚憋得難受,紛紛浮頭。浮到上層的魚,也因缺氧無心索魚餌。在這樣的水裏生活的鯉、草、細魚,嗅覺已經麻痹得聞不出味了,即使攝食,反應也十分遲鈍。釣肥水塘,門道也簡單,通常就是使用味道濃烈而氣味特殊的魚餌,這樣才能刺激魚的食欲。香味濃烈的添加物有丁香粉、香蘭素、椰蓉香精以及市售增味劑“魚留香”、“香源”、“香虎”等。釣鯉魚,魚餌裏多和些日本丸九“荒食”很見效,這種“荒食”有種很濃凜的醬油渣子味。還有一種國產的“傻瓜”魚餌,有種沖鼻子的中藥味,加人魚餌也見效。肥水塘釣草魚,則可將發酵充分的酒糟揉進糟食。我還見過一位老兄,專以蛆芽為餌,追“星”釣。輕輕端著釣魚竿繞塘轉,看哪裏有鯉魚魚星,根據魚星走向,悄悄遞魚鉤至魚前,不消一會兒,一條大鯉魚便被他“拿下”。此兄可謂身懷絕技,在別人都釣不上魚的情況下,他每次都能拿它幾條。為何蛆餌好使?皆因塘主常向塘中倒雞糞,糞中肉蛆自然不少,習慣性索餌,“家常菜”也。

  上面講的都是魚餌方面的應對措施。此外肥水塘的魚之所以難釣,前面說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還是水中缺氧,溶氧低。有針對性地采取應對方略,也會奏效。如有外水註人口,那麽新鮮外水註人處附近,必是上魚黃金帶。一次我到一肥水塘釣魚,滿塘一口不咬,唯獨東南角一個人頻頻上魚。我覺得蹊蹺,過去探察,發現別的奧秘沒有,只是有股細細的“外水”由旁邊稻田泊泊淌進來,不留心都看不到。那人就投鉤池塘邊角的水流註人處,離岸只一米多遠,就好使。除外水註人處,增氧機周圍也相對要好。為防止魚伏天“泛塘”,高密度魚池一般都裝有增氧機。增氧機開起來,一左一右不但水活氧足,那兒水底又大都有一凹槽,是魚喜歡棲息的地方。再有,一旦下了大雨暴雨,水體溶氧條件大為改善,魚會在一段時間內超常活躍(最多半天),這類時機切不可放過。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