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魚類新陳代謝慢,消耗小,吃食也少,少遊動,掙紮力弱。夏日,一條草魚的掙紮力是自身魚體重量的8一10倍,冬日卻只有2倍左右,魚的沖擊力弱,釣者不必用粗線大鉤重型釣魚竿,一般都用輕柔短細的手竿;拋竿也取短而輕的。線由夏日用的4-7號改為1-2號。輕型竿減輕了釣者持竿拎竿的負擔,且投釣、提竿靈敏輕松。魚鉤也小,鉤的龍門寬度窄,鉤絲細,這也是針對魚類冬天吃食時口張得不大,吸力也不大所采用的。如果鉤子仍如夏日那麽粗大沈重,魚兒木身食欲不強,又吞咬困難,就不會吃鉤。為了提高吃鉤率,南方釣者一般在冬日大都拋棄其他三季最喜歡用的朝天鉤,而喜歡用臥鉤,因為朝天鉤後面的錫陀是硬物,夏秋季魚進食猛,食餌大感覺不到,冬日一般餌皆小,魚對硬物很敏感,不肯食。臥鉤就沒有這個缺點,魚在吃食時,唇及口腔內敏感的觸覺細胞碰不到相隔幾厘米的錫錠,細細的鉤絲被可口的食物包裹著,魚感覺不到,吃食就勤。
餌料,也是冬日釣魚必須註意的。夏秋,魚的遊動量大,食量大,誘餌一般粗而多,魚餌也多為大塊植物莖葉塊根或動物屍體。冬日,誘餌少而精,要香、甜,氣味在水中擴散得遠,誘使不大活動的魚兒調起食欲前來就食。魚餌也是小而精。植物的莖葉老而枯黃,它們不食了,這時皆不可用,塊莖(如山芋、洋山芋、慈姑等)皆蒸熟或油炸後切成小塊,再浸人麻油中備用。葷餌皆用鮮活的蝦、魚肉、紅蚯蚓、面包蟲、米蛀蟲等,好吃而蛋自質多。如蝦,夏秋季多用整只大蝦,不去頭、殼,掛在鉤上即可入水垂釣;冬日則去頭、殼,僅用蝦仁(蝦肉)垂釣;小的整只蝦仁,彎曲正好裝鉤;大的蝦仁分為2-3段,用一小段掛鉤。夏日用紅蚯蚓,一只鉤上一掛3-5條,冬日一般只用1條,有時只用1/2條或1/3條。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