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避高溫、趕早、搶晚、釣清夜:

  夏釣釣時的選擇,至關重要。清晨伊始,那是夏釣的最佳選擇。下午4時後,為夏釣第二高潮.這就是夏釣在時間上,“抓兩頭、棄中間”的戰術。夏日夜釣,不失為一大樂趣。此時出釣,既可免受烈日暴曬之苦,又可盡享奇魚碩果之樂。不過夜釣條件復雜,變幻莫測,出征前要做好周密安排,並結伴而行,不可圖一時之快,留下遺憾。

  二、探魚跡,釣陰、釣深、釣活水:

  人有人蹤,魚有魚跡。盛夏之魚,總喜歡尋找涼爽舒適,安全隱蔽水域棲息藏身。這時的釣位選擇,三宜三不宜。

  1、宜陰不宜陽。大橋下、大樹旁、高太建築物的陰影處、高棵作物的遮蔭間,都會因給魚兒帶來絲絲涼意而成為魚兒的棲息之地。

  2、宜深不宜淺。實踐得知,手竿釣鯽理想深度大約在1.5~3.O米上下。釣鯉則應放寬到3~5米。太深光線暗淡,食物稀缺,含氧不足,魚類既不活躍,也懶思飲食。這就是說深要深得適當,並非越深越好。

  3、宜“活”不宜“死”。流動水域,散熱快,水溫低。順流而下的草籽、昆蟲等等,又是天然美食,應是首選之地。

  夏釣為什麽在流動河道、進出水口、地下湧泉,增氧機旁,下風口、迎風岸,總是釣獲不菲的原因所在雨後水位上漲,那是垂釣的喜訊。

  三、擇良機,乘風、就雨、釣“天變”:

  在諸多氣象因素中,對垂釣影響最大、並最具實用參考價值的,第一是風。因風吹下的浪湧既能改變水溫,又可改善水質,從而激活了水下生機。所以盛夏釣風,是必然的選擇。然而,並不是哪種風都對垂釣有利,對夏釣有利並可用者,是以西北風為主的西風、北風、東北風。“釣翁釣翁,勿釣南風”。除風向外,需同等關註的還有風力。夏釣一般3—4級風最好。其次是雨。夏季是多雨之期,夏季的雨,量大,種類多。對垂釣的影響,也千差萬別。其中對垂釣大有裨益的,首推雷陣雨。其來勢猛,雨量集中,常使酷熱的暑夏,瞬間涼爽下來,變為極宜垂釣的最佳環境,從而大獲豐收。夏季雨釣,除上述利弊分析外,另有兩忌值得註意。一忌雨前垂綸;二忌雨後釣草。至於“釣天變”,意在捕捉氣候良機。

  四、論釣技,設窩、配餌、“活”當先:

  1.窩點設置與誘魚。夏釣宜守不宜走,因此窩點設置宜少不易多。

  2.釣餌選擇與配製。夏季魚蝦食源廣闊。此時的餌料選配,說易也易,說難也難。說易,隨地可取;說難,難分優劣。

  可明確一定的原則。

  (1)適用性。不論選取何種材料與配方,一定要適應當時的氣候特征與當地的魚情。即:適時對路。

  (2)時令性。充分發揮夏季優勢,利用夏季資源,突出夏季特色。在傳統餌料的基礎上,適當增添新品種。如嫩玉米、甜紅薯等時令小鮮。即:以食物的多樣性,適應夏季魚類挑剔的食性。

  (3)靈活性。此與上述兩點並不矛盾,主要強調和體現在人的主觀意識上。要緊扣天、地、魚、水的變化,加強應變能力。

  釣魚的決竅,集中地體現在一個“活”宇上,只有如此,才能戰勝“足智多謀”的魚、瞬息萬變的天、神秘莫測的水。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