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餌的出現加深了釣魚人對魚餌的探索。這本來是好事,但把魚餌弄得神乎其神,會影響真正的釣技提高,也脫離了垂釣文化的本質。大家心裏都明白,魚是一種極其普通的動物,在自然界,魚還處於相對弱勢的位子,要防止來自水中、陸地、天上的生命威脅,所以魚最關心的還不是什麽最好吃,而是什麽東西能吃,安全的吃。

  可以想象,魚平時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處在饑不擇食的日子裏,它們有多大可能對吃的東西挑三揀四呢。這就是說,它們對吃的東西遠沒有我們釣魚人想象的那麽挑剔,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最大的要求是吃飽而不是吃好。何況,餌料的好與壞,是沒有衡量標準的。就像我們人,北方人愛吃面食當然會認為饅頭比米飯好吃,而南方人喜歡吃大米,又覺得米飯比饅頭好吃。你能說哪種東西好呢?

  我想,魚也不會脫離熟知、適口就是好吃這一宗旨。何況,魚在水裏,所接觸的食物,遠沒有我們陸地上的動物那麽豐富多樣,很多食物,都是陸地上沖到水裏去的垃圾。我們可以從第一個吃西紅柿的故事去想想魚,某種東西明明是好東西,但從沒有見過,那氣味也從沒有聞過,第一個吃它的人是要冒風險的。魚如在自然界沒有這起碼的本能,早絕種了。你弄種是魚從沒有見過聞過的東西在水裏,恐怕魚還得“研究”半天呢。

  所以,在垂釣中用餌還是以自然食物為原則。魚始終喜歡自然清新的食物,並不喜歡吃“麻辣燙”。特別是大魚,顯然是帶有自然植物香甜的餌對他們更適口。

  基於這個理念,我們在垂釣中就應該多研究什麽魚最愛吃什麽類型的食物,而不是過分去琢磨中藥配方,有些中藥有一定誘魚作用,其實也是自然植物的氣味在起作用。我在垂釣中發現,每種魚對食物的偏好都有一定的區別,都有它們最喜歡的氣味。所以,我們在摸索誘餌和釣餌時,就應該放在研究魚的嗜好上,也就是研究魚的習性上。

  蚯蚓是萬能餌,但它並非釣所有的魚都會有最佳的效果。實際上蚯蚓垂釣的最佳效果只局限在鯽魚、黃顙等少數幾種魚上。鯉魚、草魚、鯰魚、青魚同樣也吃蚯蚓,但我們垂釣時,都不如每種魚用針對性的餌效果好,而且差別特別顯著。

  舉個我用餌的例子,大家都知道草魚喜歡吃草,可我在垂釣中只用草做誘餌,鉤餌從不用草,這是我從無數次反復對比中得到的結果。在大多數情況下,草魚更愛吃那些靠吃草生存的昆蟲,如蝗蟲、蟋蟀、螞蚱、飛蛾、青蟲等。

  水庫裏的草魚除了喜歡吃以上的昆蟲外,還對榨樹果特別偏愛,這是因為水庫岸邊常有這種果實滾落到水中,這種帶有植物香甜的果實它們當然不會放過,不僅草魚,鯉魚也偏愛這種果實。因為理論上草魚吃草是獲得蛋白質,儲存能量,一只昆蟲相當一大把草的能量,而且這種昆蟲本身也有“草味”,當然是草魚的首選了。

  實際上草魚在幼魚階段是個標準的肉食者,長大了改為吃草是因為水中無法提供它們大肚量的葷食,並不等於它們最愛吃草。所以,高蛋白質的昆蟲既有它們喜歡的口味,又有它們所知道的能量,在草與昆蟲的選擇上它們不會傻的。我們在垂釣時,只要註意草與昆蟲給草魚的目標感,效果就顯現出來了。太小的昆蟲可能不會引起草魚的註意,至於氣味,吃草的昆蟲與草的氣味對草魚的刺激可能區別不大,這可能是大昆蟲比小昆蟲效果好的原因。就是用素餌,草遠沒有植物種子發的芽效果好,因為種子芽的蛋白比草高,同樣的口味和氣味,草魚當然要擇優了。從這個例子看,我們在摸索魚餌時,首先要考慮基礎味道,在基礎味道上加強而不是弄出怪味來。

  鯉魚對谷物香甜有特殊偏好,尤其是大鯉魚,這一點我深信不疑。所以,在垂釣用餌上一直堅持這個原則。我經常看到用魚飼料和用小雞料配鯉魚餌的文章。我以為這種餌可能對馴養的鯉魚更有效。對自然水域的鯉魚可能沒有那麽神奇,甚至適得其反。我對小雞料一直不敢恭維,這是用教訓換來的教訓。一次在一深潭海竿炸彈鉤釣大鯉魚,從未當空軍,一直很自信的我,卻在眾鉤友大獲豐收的情況當了空軍,別人的竿頻頻彎腰,我六枚炸彈跟拋在遊泳池裏一樣一天都沒有動一下,我成了釣友們的抄魚專業戶,幾乎把人氣暈,恨不得把頭伸到水裏去看個究竟。這一天的炸彈餌不是我親自配製的,後來得知這一天的炸彈就是用小雞料(可能是這種小雞料本身有問題,我沒有深究過)加玉米面配製的。為證實這種餌的問題,第二天我用自配餌與這種小雞料配餌分別用三只海竿對比垂釣。對比了半天我就把那種小雞料餌全部倒掉了,根本不用對比下去了,問題就出在這種小雞料上。鯉魚根本不吃這種餌,起碼這一水域的鯉魚是絕對反感小雞料的。從此,在其它自然水域垂釣,我也一直不敢用魚飼料和小雞料,除非在養殖魚塘。

  我的體會是,不管在什麽水域,只要堅持用新鮮谷物配製的餌,鯉魚都愛吃。尤其對半生不熟帶香甜味的玉米和蠶豆粉、薯類特別鐘愛,誘魚效果十分明顯,根本無需加什麽麝香丁香之類的東西,甚至加了效果很差,尤其是麝香,會把大量小魚小蝦招來添麻煩。任何曲酒都有一定的誘魚效果,所以,我在配餌時只加少量的曲酒。配製的餌就只有一種谷物的芬芳略帶點酒香,聞起來非常自然舒服。飼料中往往有海蝦海魚粉之類的添加料,淡水中的魚是否喜歡我一直懷疑。自從那次教訓後,我一直不敢亂用了。商品餌中的一些添加料的確有很好的誘魚效果,我們可以在自配的各種基礎餌上少量加一點商品餌。

  有一點我是敢肯定的,如用自然谷物配製的誘餌或鉤餌,如季節性選擇沒有錯位,垂釣效果十分不佳,不要懷疑餌有多大問題,應該找找其它原因。

  什麽餌釣什麽魚,是一種十分廣泛的學問,需要大量的實踐去對比總結,任何人都可以從實踐中掌握一些規律。而且這種規律往往在不同的氣候不同的水體環境下有所變動。我認為沒有萬能餌,你認為是最好的餌有時候會被最普通的餌打敗。這種例子在垂釣中是常見的。所以,我覺得我們只要安靜下來研究魚的習性和氣候對垂釣的影響更有利於釣技的提高。用臺釣研究鯽魚的方法去研究其它魚的垂釣門道,一定會促進釣技的。

  再就是我們垂釣時,也要根據季節來調整魚餌。如初春時節,在自然水域,這是釣鯽魚和黃顙魚的大好時節。所以,餌料以蚯蚓為佳,即使用葷腥類的商品餌(臺釣),也遠不如鮮活的蚯蚓效果好,因為你可能多獲了鯽魚但毫無疑問會減少黃顙、鯰魚這些優質魚的收獲量。青蚯蚓是黃顙和鯰魚的好釣餌,除非是專攻這種魚,大多數情況下並不適合。因為我們多是在主攻鯽魚兼得黃顙和鯰魚,在平時垂釣中用紅蚯蚓做餌不會影響這幾種魚同時上鉤,如用青蚯蚓,會嚴重影響釣鯽魚。紅蚯蚓釣黃顙與鯰魚招小魚鬧鉤是站不不住腳的,因為有大量黃顙魚的水域必有鯰魚,因為它們的食物與習性相近,總活動在同一水域,這種水域恰恰小魚很少。我的經驗是,素餌粉料同樣能把黃顙魚引到窩裏來,你殺黃顙魚時可以留意它胃裏的東西,實際上這家夥葷素都吃而偏葷。

  很多釣友在垂釣中用玉米粒或者商品餌碰到一次肉食性魚上鉤,就下結論說他們也吃素餌是盲目的。這種情況往往是小魚鬧鉤被肉食性魚攻擊誤中鉤,這一點我甚至可以說是絕對的。不信可以用面食或玉米粒餵養鮎魚和黑魚試試,除非是從小馴養過,他們無疑會餓死。再想一想,水中如沒有小魚鬧動鉤上的素餌,在靜止狀態下是不可能釣到那些兇猛肉食性魚的。就好比貓的嘴上偶爾叮了一根草,你不想這是貓爪老鼠時叮在嘴上的,而說貓也吃草,這是不科學的想法。所以,我們垂釣中,在用餌上心裏要有個基準數。

  夏季和秋季,除了一些特殊水域,素餌顯然比蚯蚓效果好,但深秋垂釣蚯蚓又比素餌好。這是我的感受。即使是臺釣,我認為夏季也不宜用葷腥類的餌,因為夏季水中有大量水生昆蟲可食,我的體會是鯽魚在夏季更偏愛香甜類的素餌。

  商品餌的出現,的確給我們釣魚人帶來了一次革命。很多情況下我們不用為準備餌去忙乎了,而且幹凈、衛生、方便。但有時候也要註意,在自然水域垂釣,有些葷腥餌中有較濃烈的海蝦味,如果垂釣中老只有小野雜魚鬧鉤不見大鯽魚進窩,如確信水中有大鯽魚,應該考慮換窩換餌試試,我有這樣的體會。相對而言,葷腥餌誘魚更快,這是毫無疑問的,我體會很深,很早以前,沒有商品餌,我用統釣法釣鯽魚,就在蠶豆粉中加青蚯蚓粉做為粘餌,垂釣效果明顯比別人好,而且更容易招來黃顙魚,把窩裏的小魚小蝦趕跑。所以,在用餌上我們要考慮對路,如是自配餌,最好是就地取材,隨你怎麽配,都不會錯到哪去。

  我覺得在用餌上不要望死胡同裏占,弄來一種配方調製的餌在一二次垂釣中有一定的效果,就認為它是秘方、好餌,這樣,往往在遇到新情況時不知所措。因為證明一種配方的確切效果是一種系統性的工作,需要很多試驗條件,我們一般釣魚人很難有這種條,簡短幾次垂釣證明不了什麽,因為垂釣中有太多的幹擾因素。也許你認為的秘方實際上在誘魚上並沒有起什麽作用,而是基礎餌本身的效果。

  千千萬萬的釣魚人在苦苦尋求秘方,到今天有什麽結果嗎?沒有啊!真正的秘方只有兩類東西,就是糧食類的谷類和葷腥類肉類。除了這兩種,你用什麽秘方單獨去釣魚,一條也釣不上,這就是很客觀事實啊!

  就是商品餌,也是在這種基礎上加以濃縮,增加這兩種物質的氣味。所以,我們要多想想我們眼前的東西。我過去弄過一大堆所謂的配方,可我一樣也不敢拿出來給朋友們,我怕朋友們罵我。

  我這樣談用餌可能朋友們會失望,因為沒有秘方。但我只能這樣談自己的垂釣體會,即使一些似是而非的所謂秘方,我也不敢拿出來忽悠人。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