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固定墜組合、架竿和調漂
固定墜組合
固定墜一般都是與固定漂匹配。磯竿竿體長,只要水深不超過3米(也就是拋投時竿梢垂線不過3米),都可以很靈便地拋竿。這就是磯竿優於海竿的地方,海竿若長於3.6米就相當笨重了,而磯竿4.5米還十分輕捷。因此一般水體使磯竿固定漂都可應付,固定漂的調釣靈敏性怎麽說也優於活漂。固定漂的標墜組合與手竿無異,也可分笨釣和臺釣兩種組鉤方式。與手竿不同的是,因要拋遠,所以墜相對要重些,這便需配用較大的浮標。但漂再大,也必須是細苗子魚漂,否則難以做到調校精確,易造成無意中的半水浮釣或是鉛墜落底,比笨釣還遲鈍的情況。但細苗子漂打遠了觀漂費勁,有時甚至根本看不見了。
我的經驗是買來便宜的塑料笨釣漂(示目桿不粗不細的那種),用刀片將標尖的兩目切下,套到臺釣標的細苗子尖上,用502膠貓固。這樣漂真正在水中的部位是細苗子,真正起“示目”作用的也是細桿部位,不會影響調校與反應訊號的靈敏性。而露於水上的標尖卻是一個粗紅頭,用眼一找就能找到,便於觀察魚漂。
架竿?
磯竿帶漂釣的架竿與通常的海竿架法不同,絕不能取“高射炮”式架竿。因為磯竿帶漂釣拋鉤以後應擺動竿梢使水面的風線沒人水中,尤其在有風天,如讓釣線浮在水面,那麽風力吹動釣線會將浮標帶得沒入水中。不僅風線要人水,釣魚竿竿尖也應插人水中。如果“高射炮”式架竿,釣魚竿竿尖撅得老高,竿前的釣線會被風吹得擺來擺去,造成浮標也跟著搖晃不停。要使釣魚竿竿尖人水,竿就得架得前低後高,樣式應與臺釣架竿相仿,很多人確實就是使用臺釣竿架。我在使用磯竿帶漂釣時,有時用臺釣竿架,有時就插兩個海竿支架架一把竿。兩個竿架一前一後,前邊那個插得低些,後邊這個支得高些,這樣把竿放上去就前低後高了。前邊以讓釣魚竿竿尖人水為宜,後邊以竿把處於釣者手前,提竿時便於抓取為宜。
調漂?
手竿的水線在水裏是垂直的。而磯竿帶漂,尤其是活墜打遠,無法每次都打得很準。前後左右水深不一,也就不可能把漂調得那麽精到,“粗放型”調漂在所難免。因此只能將水線留得長些,拋人釣點後,浮標平著或斜立於水面,靠搖輪緊線,來使浮標立起,定好釣目。這一來,水線必然不再垂直,而是向岸的一方斜著。不過若是活墜,這樣卻恰好歪打正著。水線斜著,魚吃餌拉鉤時從活墜中走線的摩擦力就會減小,魚的異感小,吐鉤情形減少。當然這個斜度也當適度,斜度太大將適得其反,造成咬鉤時反應遲鈍。若用死墜,不牽涉“走線”摩擦力問題,應盡量將水線調得剛好。魚吃餌拉鉤直接反應到浮標上,水線越垂直,反應越靈敏。用懸墜釣組則更應註重調校精確,所以磯竿帶漂釣若用懸墜釣組,因拋投落點不會每次都像手竿那般精確,故而應首先有個前提,就是水底相對要平,不能東深西淺、前凸後凹。水底平坦且深度基本一致,打得前一些後一些、左一點右一點也就不會對浮標的精確度造成太大影響。如水底不平,最好舍棄懸墜釣組,取笨釣釣組或活墜釣組。其實笨釣釣組若調校精確(調平水、釣一目),也是相當靈敏的。若講靈敏度,可能唯有活墜釣法略差一點,魚咬鉤拉動鉤餌時,要通過通心墜感受並克服掉大立漂的所有浮力,異感就大,易警覺吐鉤,另外浮標反應也相對遲鈍。當然這個弊端也不是無法解決,我的經驗是在活墜上方的主線上離活墜峭15厘米處加一點鉛皮(可用臺釣的鉛皮座,以太空豆固定其位,也可在魚線、上卷上一點醫用膠布,直接將鉛皮捏在膠布上),用它克服掉活動立漂的大部分浮力。
具體方法
磯竿上好繞線論,穿好線。先不上活墜和鉤組,只捏好鉛皮調漂,鉛皮重裏應能使漂立起來並外露4目左右。然後裝上活墜和鉤組,拋入釣點調“釣目”。若是標尖外留不足4目,說明水線是垂直的,就應將限製漂位的太空豆向上持,直至浮標外露達到4目哦超過4目(浮標斜在水上甚至平躺水面),說明鉛皮與活墜一樣也落底了。這時搖輪緊線,緊到浮標立直並且外露小於4目(一般留2目就可以了),這時漂的浮力已將鉛皮從水底提起,它已能起到克服立漂大部分浮力的作用了。因此,魚咬鉤時不需再克服整個浮標的浮力,而只是克服兩目的浮力,異感大減,吐鉤概率減少,靈敏度也高多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