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製作手竿鉛墜時,往往只能是一個大概的重量,真正投入到水中試釣後,好需要根據具體的水情和魚情進行調整。

  1、手竿墜原來是按輕與小的基本要求製作的,但是如果是在靜水中垂釣,釣鉤穿上釣餌後,鉛墜沈入水底,而不能懸於水中,則說明鉛墜過重,可將鉛皮剪掉一點。倘若是在流水中垂釣,鉛墜被水流沖得晃來晃去,不能定位,或者釣線呈彎曲狀,則說明鉛墜過輕,不能沈底,達不到固定釣點的效果,這時就要增加鉛墜的重量了。

  2、手竿釣與拋竿釣的鉛有大小、輕重、形狀之分。因此在使用鉛墜時,不是用浮力來平衡整個浮漂的浮力。即使是浮力較小的浮漂,其浮力也要大於平衡的整個線組,魚在咬鉤時,所需要付出的力量也要大一些,所以浮漂反映的力度自然就大一些,餌信號也是相當真實的。

  3、如果用大浮力漂和大線組,從調漂到線組成都必須追求靈敏,否則會由於整個線組的遲鈍反應,使餌輕時浮漂沒有動靜。此時,若再使用活鉛墜,魚咬鉤時便要拉動大浮力漂的所有浮力。因此,在使用小浮力和較靈敏的線組施釣時,空竿過多說明釣得過靈,可以使用活鉛墜;而使用大浮力漂大線組時,則不可使用活鉛墜,一定要用太空豆基本擠壓鉛墜。

  4、可以很據水流的緩急狀態來掌握餌料的軟硬、黏散度。當釣點無法固定時,可以采用逆向水流來進行斜拋,還可根據水深和水流以及餌料到底的大概時間來使用相應的浮漂和鉛墜,此時可采用“跑鉛”來進行垂釣。當餌料或者浮漂向釣點,順水流不到33厘米時可以起竿。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