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釣魚基本功的第一節的朋友,現在開始第二節的練習。第二課我們學習餌料的味道、粘度、狀態的練習。線組的質量搭配。

  1. 餌料的味道。魚的嗅覺相當靈敏,據說比狗還靈敏10倍。這樣就相當了不得了。鯊魚對1公裏範圍內的血腥味道有強烈的反應。充分證明魚的嗅覺很靈敏。其實淡水魚的視力比較退化,嗅覺比海魚更加的靈敏。我們對餌料的味道就要很好的了解才有好的魚獲。餌料味道分香、甜、腥、酸、鹹、臭等。一般大家知道就是香、甜、腥。酸、鹹、臭很少使用。特殊的情況是一樣要用到酸、鹹、臭的。香味分花香、水果香、五谷香、藥香、人工香等。甜味分蔗糖、葡萄糖、蜂蜜、果糖等。腥味分蝦、魷魚、普通魚、海魚、澡、肉腥等。酸味分果酸、發酵酸、人工酸等。鹹一般是鹽、醬油等。臭一般是發酵的臭,例如臭豆腐、臭雞蛋等。我們現在談到的只是味道的大體,很多小的細則有待高手去摸索,這裏就不去討論了。鯽魚喜歡香、甜、腥等。鯉魚喜歡香、甜、腥等。羅非喜歡腥、鹹等,草魚喜歡酸、甜、香等,大頭魚喜歡酸、甜、臭等。有些人很厲害,他可以在混合的魚塘想釣什麽魚就釣什麽魚上來,其實他就是掌握了魚的吃餌料的習慣做出調整,達到得心應手的技術。大家也可以的,只是需要耐心和細心。。(秋手作精工蘆葦浮漂原創)

  2.餌料的沾度。餌料分硬、軟、散、沾等。硬就是餌料水的比例減少,餌料的比較大的結果,硬並不代表粘,硬也可以很松散,反之,軟也不代表很散,軟也可以很粘的。例如我們選用水之峰超誘,餌跟水的比例是1:0.5,攪拌出來的餌料一定很硬很散,下水即化。又例如面粉,按餌比水的比例1:1的比例,攪拌出來的結果是又軟又粘,下水800年不散開。舉例的目的是要大家攪拌餌料的時候要對原料有一定的認識,對水的比例要有一定的認識,一般商品餌水的比例是1:1,攪拌出來的餌料軟硬剛好,野釣的餌料兌水的比例是1:0.9,水少一點,野釣畢竟小魚多,水深。這個比例是參考值,大家要根據實際情況自己調整。

  3.餌料的狀態。餌料的狀態,野釣比較少在意狀態,狀態是餌料在水裏霧化的速度、程度。競技對狀態的要求很嚴格,可以說達到苛刻的程度。因為餌料的狀態直接影響你的成績。這裏我就不多談了,因為競技俺也是初哥。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秋手作精工蘆葦浮漂原創)

  4、臺釣講究主線、子線的搭配。跟傳統釣有區別。傳統釣是一線到底。中間加一鉛墜或者鉤子是帶鉛的鉤子,中間沒有什麽練接的。臺釣分主線、子線。

  主線:材料一般是尼龍、碳素、陶瓷等,用的最多的是尼龍。因為尼龍線柔軟、拉力強。缺點是容易拉長。有很大的延伸性。碳素線優點是拉力好、下沈快、低記憶,缺點是太硬。碳素線比重大,所以不用壓桿都下的很快。拉力強、耐磨。唯一不好的是太硬,釣小型魚的時候不好進嘴。陶瓷線跟碳素線差不多性格。尼龍主線一般由日本、韓國、德國、美國、意大利等國製造的質量比較好,不過好消息是面前我們國家的尼龍線質量也跟上去了,選對了牌子跟進口線區別不大了。主線一般加顏色區分,每個廠家為了顯示自己的牌子,都往原材料裏面加顏色加以區分。顯示自己的品牌。一般是咖啡色、深紅色、淡紅色、黃色、橙色、藍色等。但可以分辨的是用一段時間掉色的是質量一般般的。號數分0.4、0.5、0.6、0.8、1.0、1.2、1.5、1.75、2.0、2.5、3.0等。號數越大線的直徑就越大。釣綜合一般選用1.0--3.0的主線,釣鯽魚一般選0.4--1.0的主線,號數越小越靈敏,號數越大就越笨重。但考慮到拉力和魚的索餌能力。野釣的時候大家適當的選號數大一點的。2.0左右的。塘釣或者競技就選1.0--2.0的足夠了。質量好的尼龍線1.0的主線釣10斤的魚沒有問題的。當然看個人的溜魚技術。但經常有高手用0.8的溜10幾斤的大魚上來。這個只是相對。大家按自己技術能力選主線,不變的規律是號數大就上大魚安全、損失靈敏。號數小就容易抓魚的吃口、碰上大魚就糗了。(秋手作精工蘆葦浮漂原創)

  子線:材料一般也是尼龍、碳素、陶瓷等,透明柔軟的。用的最多的是尼龍。因為尼龍線柔軟、拉力強。缺點是容易拉長。有很大的延伸性。碳素線優點是拉力好、下沈快、低記憶,缺點是太硬。碳素線比重大。拉力強、耐磨。唯一不好的是太硬,釣小型魚的時候不好進嘴。陶瓷線跟碳素線差不多性格。尼龍主線一般由日本、韓國、德國、美國、意大利等國製造的質量比較好,不過好消息是面前我們國家的尼龍線質量也跟上去了,選對了牌子跟進口線區別不大了。子線一般是透明的,為了隱蔽性能好。當然也有些廠家加了淡色的。子線號數有:0.05、0.08、0。1、0.15、0.2、0.3、0.4、0.5、0.6、0.8、1.0、1.2、1.5、1.75、2.0、2.5、3.0等。號數越大,線的直徑越大。號數越小越柔軟。釣綜合魚選0.6---2.0左右,按魚的大小選用。釣鯽魚或者小型魚選用0.08----1.0的。具體按魚的大小選用。不變的規律是越小越容易進嘴,隱蔽就越好,但碰上大魚就麻煩了。所以很多東西都是有利有弊的。(秋手作原創)

  主線跟子線的搭配:臺釣是雙鉤,高低分開,上鉤是補窩的,下鉤是釣魚,雙鉤的雙子線要相加直徑不能大於主線,就是2號主線配1號子線,1+1=2嘛。這個是最好的搭配。萬一中大魚或者掛底了可以保證浮標以及主線線組安全。最大不能超過1.5號含1.5,因為萬一雙鉤掛底或者雙鉤中魚,1.5+1.5=3>2號。這個時候整個主線線組以及浮標、子線全部報銷。不是說不能這樣搭配,只是為了浮標的以及線組的安全,合理搭配是這個規律。依此類推。3號主配1.5的子線等。

  主線、子線的質量選擇:大家都應該遵循好貨沒便宜、便宜沒好貨的規律選擇。不要想著用很少的錢買好的線回來,這個問題所有開廠跟公司的人已經幫你想過了。當然不排除促銷啊什麽的。但我們都應該火眼金睛的選擇。首先,線一定要拉力好,第二,線不容易起折,即是容易麻花。我們可以拒絕暴利,但也要理智,人家做生意也要吃飯。希望這些對你們有所幫助。技術不精,歡迎板磚和指正不足。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