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時如何觀察水情
1、垂釣為什麽要觀察水情?
因為通過對垂釣水域水情觀察能大概知道水域中有魚無魚、是什麽魚、魚的多少等問題,以便正確選擇下釣水域、垂釣地點,確定餌料及垂釣方法。
觀察水情一是了解水溫:水的熱容量較大,當氣溫上升後水裏仍然涼快,而氣溫很涼了,水溫卻仍然較高;一般情況下水溫上升,魚兒呼吸加快,攝食增多,新陳代謝增強,生長加快。在四川,氣候溫暖,一年四季均可垂釣。觀察水情二是了解水色。適合垂釣的水色一般是:淡黃、黃白、青黃、深清色的水體。生活在這些水體中的魚類,行動自由,可隨時、隨意攝食,垂釣易成功。水色渾濁,不宜釣;水色過清,人影、倒影容易驚動魚鮮。發綠的水太肥,缺氧,上釣率不高,因此純凈水、泥漿水、深綠及被汙染的水都不宜垂釣。
根據水色判斷魚群:青黃色草魚多;深黃色鯉魚多;水淺小魚多;水深大魚多;水不深不淺大小魚均有。
2、魚兒活動的規律是什麽?
一般規律是:水清魚下沈,水混魚上浮;水的溫度下降,魚下沈,水的溫度上升魚上浮;冬季寒冷,陽光充足魚上浮,陰天魚下沈;夏季酷熱,陽光充足魚下沈,陰雨天魚上浮。
3、為什麽水面呈褐色下釣必有收獲?
水中浮遊性生物分為兩類。夏秋兩季,動物性浮遊生物以植物性浮遊生物為生,多呈褐色。魚兒喜歡動物性浮遊生物,一般說來陰天、陽光較弱的地方或日出、日落時動物性浮遊生物才浮到水上層覓食,在浮遊生物的下面必定有魚,所以在水面呈褐色的地方下釣必有收獲。
4、肥水釣魚的竅門是什麽?
肥水水體餌料生物多,水肥缺氧,水的透明度低,用餌下釣,不會有收獲,但肥水域中垂釣要掌握以下竅門:
一是選擇雨後下釣:因雨後水中溶氧量增加,也帶來豐富的食物,魚兒活躍。
二是釣點應設在進出水的兩側。
三是宜用素餌。多用釣浮法,其深淺應根據當時的氣溫、水溫而定。
5、在流水中如何釣魚?
在溪河流中釣魚抓住以下幾點:
(1) 釣點應設在水流緩慢、有回流的地方、溪河彎道的內側、支流的入口處、城市生活汙水及農田排水口。
(2) 要識水性、知魚情。根據水性、魚情確定浮釣或半浮釣的垂釣方式。
(3) 釣具要求竿的彈性好、線粗、釣大,而且匹配合理。
(4)使用蚯蚓、各種昆蟲和雞鴨腸做釣餌。因為這些餌料不易被水沖走。
(5)適時提竿。當浮漂沈入水中或水面不流動的時候便可提竿。
6、“魚窩”一般在什麽地方?
冬天魚兒要尋找水深、向陽、避風的地方做窩;在魚窩處下釣才有收獲。天然魚窩在溪河轉角、流水緩慢、向陽、水深的橋頭腳、橋柱旁。人工魚窩是釣翁們夏、秋有意在向陽外挖的。魚兒自己也可造窩。冬釣應在魚窩處下釣。
7、為什麽魚兒露頭時釣不到魚?
魚兒露頭說明天氣悶、氣壓低、水體中溶氧少,這時下釣魚兒根本不咬釣,只是將頭伸出水面,貪婪地吸吮空氣。所以在魚兒露頭時下釣不會有什麽收獲。
8、水體中水的顏色變化說明了水質什麽情況?
水本是無色的,但水中如混入了其他物質,水色就會發生變化。
水色 水中含有何物
綠色 | 綠藻等浮遊生物
黃綠或淡棕色 | 浮遊動物
褐色、醬色 | 腐殖質含量較多
白、黑、藍、棕色,且有撲鼻臭味 | 含有毒物質
9、水體中水色與魚況有何關系?
水色與魚況的關系,有以下規律:
水色 魚況
無色、透明度高 | 水中魚兒不多
淺黃色、透明度厘米30-40厘米 | 魚兒食欲旺盛,喜葷餌
淺綠色 | 魚兒食欲旺,葷素餌皆可
黃綠色、透明度20厘米左右 | 魚兒食欲好,底釣、浮釣、懸釣皆可
深褐色、透明度10厘米以內 | 魚兒浮頭,難以上釣
10、水中有魚,水面有什麽反應?
在平靜的水區:如水體上層有魚,遠看,水的顏色會因此而變化。
水體中層有魚:水面不時會泛層波紋。
水體下層有魚:
(1)冒一兩個氣泡,說明魚在吐氣。
(2)有成串氣泡,說明魚在水底覓食。水域中也有自然水泡,但它與魚泡的區別在於:
a.冒成串氣泡時如撒餌;冒泡可停止的是魚泡。
b.魚泡成片,沒有規律;氣泡成串,早冒不停。
c.魚泡到水面後不破;氣泡一到水面就破。
11、水底情況對垂釣有什麽影響?
水底有泥底、泥沙底、鵝卵石底、碎石底、巖石底等。
水底的情況對其垂釣的影響一般有以下規律:
水底情況 對垂釣影響
淤泥底(松軟): 需加長腦線,或用鐘形砣
泥沙底:常規釣法
石底:易夾蛇、斷線
12、水面冒泡情況說明是什麽魚種?
魚種不同,反應到吐氣、進食時冒到水面的氣泡的狀態也不相同,一般有以下規律:
魚況 冒泡反應
鯉魚 | 吐泡多、連成串,出水後成泡團
草魚 | 冒泡星單泡,泡小、量多,常連成2平方厘米-3平方厘米的泡沫片。
鯽魚 | 單泡或三五個,黃豆大小;魚大時水泡稍大
鯿魚 | 單泡或三五個,黃豆大小;魚大時水泡稍大
魚多時 | 水中頻繁冒星子,正好釣魚
鯽魚逃走 | 水泡大小不齊
鯉魚逃走 | 有小水泡溢到水面
草魚逃走 | 直竄,水面有水痕
鯿魚逃走 | 有一溜水泡,並有響聲
鯰魚逃走 | 有一條細泡
甲魚移動 | 有一溜水泡泛出
13、魚兒在水面跳躍說明什麽?
魚兒在水面跳躍:直接反映了魚的活動情況:如:
魚兒在某頻繁跳躍:說明魚多;可垂釣。
多時出現魚躍水面:說明魚聚此處,可垂釣。
魚遇障礙物則翻出水面:說明水面翻花有魚,可垂釣。
春季水草間水面翻花:說明魚兒產卵,可垂釣。
水面掀起黑色水波或波紋:說明有魚群行動。
水草間忽然晃動,水魚逃竄:說明大魚即將光臨。
14、魚在水中活動有哪些規律?
影響魚類活動的因素很多,如水質、水流、季節、風、日光、氣候、聲響等都對魚的活動有很大影響。下面僅就一般情況列表介紹:
水情 魚況
水清 下沈
水渾 上浮
水溫下降 下沈
水溫上升 上浮
冬季陽光足 上浮
冬季陰天 下沈
夏季酷熱 下沈
夏季陰雨 上浮
15、怎樣的水情中易釣到大魚?
一般淺水中少有大魚出沒。欲釣大魚,需選擇深水旁的釣位。另外根據慣常經驗,水底有較厚青苔的水域,往往有大魚存在。也可專門選擇這樣的釣位垂釣。
16、怎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