磯釣,應該說是近年才從國外引進的“舶來品”,它甚至比源於日本的“懸墜釣”(即通常所稱的“臺釣”)的進人還要晚很多·(這裏說的是采用磯竿施釣的正宗“磯釣”)。磯釣來自日本,因為日本是島國,多為礁石型海岸,故磯釣較為普及。而我國則多為沙灘型海岸,因此我們的海洋岸釣原先多使“車盤竿”,後來則基本用海竿。只是近幾年在少量礁石岸區才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磯釣”。雖是海洋磯釣開展得不大成氣候,但中國的釣友們發揮聰明才智與創造性思維,將它應用在淡水池釣中,成了一種特定的“製勝武器”。

  說“特定”,因為這種釣法主要用於寒水期。寒水是指水溫在0℃一15℃左右,在北方大約是深秋至結冰前或春天開凍後那段時日。南方雖無冰,但這個溫度卻也該算嚴寒了。此時,魚體各個調節系統基本處於半休眠期,攝食欲望抑製,魚體發硬。體現在咬鉤上,就是行動遲緩、咬鉤輕、動作小。因此,以常規的海竿釣法(大陀大食團,看釣魚竿竿梢大幅度點動或聽鈴聲大作才提竿)顯然已不合時宜。有人說,既然如此,使手竿不就完了?事實上,手竿固是反應靈敏,但畢竟屬拋邊近釣。而這個時節,淺水更直接地感受天氣的寒冷,深水處則因地氣相對恒定,水體溫度略暖一些。所以魚兒都歸在深水處,手竿不言而喻鞭長莫及。於是“海竿帶漂”釣法便在寒水釣中得到了廣大釣者的認可。釣客們發現,釣魚竿竿體長且輕細,彈性又好,比起粗笨的海竿,用起來得心應手了許多。於是眾多釣客便紛紛改換裝備,置備磯竿。在深秋的池塘邊便出現了一道“磯竿帶漂釣遠”的獨特風景。

  它的特點是既具海竿的遠度,又有手竿的靈敏性。當然,磯竿帶漂釣,因墜小,畢竟不能像海竿大餌陀打得那麽遠(況且若真打那麽遠,基本上也就看不見魚漂了)。好在一般池塘垂釣,打二三十米也就足夠了。但即使這樣,若用手竿常用的細標,恐怕目力觀漂也相當困難,臺釣標就更不用說了。況且就算有個好眼力,磯竿帶漂風線長,略微有風,小浮力標就會被風線帶得沒進水裏不復露頭。所以磯竿用漂一般須使相對粗長一些的大魚漂。漂頭粗,在遠處目標明顯,釣者得以觀漂。浮力大,也就不會出現被風線帶進水中隱沒不露的情形了。不過這樣一來靈敏性必然受到影響,比之手竿的靈敏度就要遜色許多了。但這是沒辦法的事,綜合起來能得到最大的有利系數也就行了。當然,在有些不必打得太遠的情況下,還是可以使用純懸墜釣組的,只要用6號甚至8號以上的臺釣標,鉛皮卷得重些,拋個十幾二十米不成問題,且在這個距離上,目力好的人也可觀標。這樣靈敏性也能較為理想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