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竿,是區別於手竿的另一種竿釣工具。它借助於釣魚竿的彈力,鉛砣的重力,放線設備能放出長線,可以釣得遠,釣得深,釣得多,釣得大,深受人們的喜愛。現代釣魚拋竿多用於海釣,故又名海竿。

  拋竿作為海竿比賽使用是近百年來由國外開始,並在20世紀70年代傳入我國的,其實,最早發明拋竿的還是我國。公元3世紀的東漢時代,我國發明了曲軸,唐代,即發明了拋竿,並用於湖河釣。唐代著名詩人陸龜蒙在枟釣車篇枠一詩中說:“得樂湖海老,不厭華舟小。月中拋一聲,驚起灘頭鳥。心將潭底測,手把波之裊。何處覓奔車,平波今渺渺。”從唐宋時代的釣魚畫上可看到,拋竿釣大都在船上,手把2米左右的竹竿,竿梢及竿身也有過線環,竿柄是釣車———用竹木製的、直徑達30厘米的繞線裝置,這和今天的進口拋竿、我國製造的拋竿、放線器的裝置和原理沒有什麽兩樣,只是釣車改小,變為直徑5~10厘米的放線器而已。現在,我國不少釣者,尤其是農村釣者還習慣於用釣車,不喜歡放線器。可見,我國古老的釣車拋竿還有生命力和現實實踐意義。細觀古代的拋竿釣車,鉤子只有一個,明代以後有的用兩個,這點和現代有所不同。

  拋竿拋得遠,很難像手竿那樣,每次拋出去都正中窩子中心,難免偏前、偏後、偏左、偏右幾米甚至幾十米。尤其在海上,波濤洶湧,橫流漩渦,魚的遊動又快,花了很大的勁將砣鉤拋入海中,僅放一二只鉤子吃鉤率明顯不高,於是人們發明了多鉤釣,同樣地拋一次,以爭取釣更多的魚兒,提高吃鉤率。

  拋竿多鉤釣不同於延繩釣。延繩釣無竿,一根長100~200米的線上等距離拴上100~200只魚鉤,裝上餌,用船載於海中魚兒必經之處,兩頭放魚漂標誌,放入海中,過一段時間,再劃船來取魚。這是海上漁民的生產作業,與釣者進行垂釣是兩碼事。拋竿線上系多少鉤子為宜?一般浮釣、拖釣較少為2~5只,沈底釣多為6~20只,鉤子太多了不好,一是上餌慢;二是難拋出,在拋的過程中鉤與鉤會互相纏繞,由於鉤太多,連接具下方的拴鉤釣線就長,拋時左蕩右蕩,還易鉤住自己的衣服和身體;三是魚吃鉤時,東挑西咬,鉤多易紮住海底石頭等障礙物。因此,海釣者在灘釣、磯釣中製作出一種新的釣組,適合於海濱拋竿釣。

  這種釣組是海濱灘釣和磯釣用的。灘釣即人站在沙灘上投釣,在沙灘上等到漲潮時,面向大海將鉤餌拋出去;磯釣指的是在山根、巖根入海處將鉤餌拋向大海,主要釣取底層魚及中層魚,即比目魚中的鰈類、類、舌鰨類及蝦虎魚,、鱝、鯛類魚、沈底吃食的小鯊魚、綠鰭馬面鲀、四指馬鮁、槍烏賊、梭子蟹、鰩類,以及小石斑魚、鯔魚、梭魚等。灘釣,一般拋出60~100米,水深5~10米,主要釣取上述幾類海魚,在沙底和巖底交界混合的地方,這些魚種皆有,而在巖根、山根下魚類更多,地理上則越向南魚越多。

  這些魚類多數屬定居性魚類,有些魚有合群性,流動性大,一時在這方水域,一時又到另一方水域,只有比目魚類和蝦虎魚、鰩類、鯛類魚大都在一個地區徘徊尋食,不出遠門,猶如淡水中的鯽魚、鯉魚。

  大眼鯛喜沙質海底生活,黑鯛喜在巖根、巖礁、沈船旁棲息……根據這些魚類的生活習性,這種釣組長1.2~1.6米,主釣線上拴4~6只子線魚鉤,拋出後懸在水底上方10~60厘米,以釣取中下層魚類。主線下方系重50克左右的鉛砣,鉛砣上系一橫天杠,由軟硬適度的、長10多厘米的塑料管做成,中間穿子線,兩頭再各系一魚鉤,這兩個鉤貼在沙底面上,線更細,2~3號即可,主要是用來釣取比目魚類的鰈類魚、類魚、舌鰨類魚的。

  在海岸投釣,是以釣取比目魚類為主的多,國外更是有人專門釣比目魚的。比目魚既難釣,又好釣。好釣是因為它們很貪食,難釣在它吃食很慢,試探性多,一旦釣住,如果釣者動作慢了一拍,讓其不生眼睛的一面著了底,它們馬上會分泌出一種像膠水一樣的黏液,身子會緊緊地貼在海底,釣者花再大的力氣,猶如釣到一塊大石頭,就是釣不動。如果你使勁拽,嘴就會撕豁,魚會迅速鉆入沙中。幾天後,它的嘴又長好了,照樣吃食生活。所以,以這種釣具釣比目魚,一旦發現竿梢頻頻顫動而不是大起大落,多半是比目魚吃鉤。這時,釣者要數到60秒左右方可提竿,如果在20秒、30秒時提竿,食會被它吃去一半卻釣不住它。數到60秒左右,竿梢顫動更為激烈時,提竿使其離開海底,這時要趕快收線,使其遠離海底,順水向岸邊拖近。因其魚體一般不大,收線很輕松,很快可以釣出水面,這就是釣取比目魚的訣竅。

  拋竿多鉤釣在鉛砣上方的4~6個魚鉤,主要為釣取其他中下層海魚而用的,但在潮流湧動時,比目魚也會離開海底幾十厘米在海水下層吃鉤,故砣的上方的魚鉤也可釣到比目魚。

  拋竿多鉤釣由於是躺在水中靜釣,用真餌比假餌好。真餌可就地取材,海藻蟲、沙蠶、海蟑螂、沙、海蝦、烏賊、各種貝類、魚肉段皆可。目前,這種釣組和釣法正在我國沿海地區推廣。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