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秋用青苞玉米誘釣大魚
要想在大面積的水庫中釣到千克以上的野鯉、大鯇難度較大,因而需尋求更有效的釣法。
(一)熟知魚的生活習性 中晚秋,天氣好,氣溫合適,正是魚活動最為頻繁的時期,許多大魚遊動範圍較大,只要水域深淺度合適,會有大魚光臨甚至停留。但如果我們僅用常規釣法,很難留住它們在某一水域轉遊或停留一定時間,能釣到的魚即為“過路魚”,不易獲得上乘收獲。因此做一個有特色的窩,把魚招來留住,成了釣魚人的主要任務。
(二)用餌要適口 也許是出於一種本能,魚對應季的植物最為敏感,如常見的用秋季的螞蚱、蟈蟈等昆蟲釣大草魚和鯽魚最為靈驗,用湖邊成熟的果實浮釣大草魚、大鯿魚最奏效等。而作為底層魚的鯉魚,這一階段尤對青苞玉米粒最感興趣。青苞玉米甜、色白、漿鮮、顆粒飽滿,對鯉魚具有極強的誘惑力,就連幾兩以上的鯽魚也鐘情這種餌料,故在施用這種釣餌時,上鉤的多是大個體的鯉、鯽和草魚。
(三)專一性要強 中晚秋是各魚類覓食最為勤緊的時期,因而在良好的氣象條件下,魚對餌食的需求欲望比其他季節都強烈。我們都有體會,這一階段在水庫釣,小魚鬧得情況是比較嚴重的,如果你釣鯽魚用蚯蚓,那必將被小魚鬧得煩不勝煩。筆者常用的素餌酒糟,只要稍微軟一點,一下水也是先被小雜魚奪食了,就是用海竿串鉤遠投,也有小魚鬧得情況,光聽鈴鐺響,就是不上魚。但把餌料換作青苞玉米後,它的針對性就變強了,特別是在提前做了窩的地方下竿,只要下了守釣的決心,必定會遇到大魚來咬。在守釣的過程中,可靜靜等待,不必頻繁提竿,營造一個安寧的環境,這樣更易於大魚咬鉤。
(四)靈活用餌 提前打窩,是用青苞玉米釣大魚最有效的辦法。在垂釣過程中靈活運用餌料,更能增加魚的進窩量和加快咬鉤速度。具體方法是:首先在試釣中,用掛雙粒增大餌形的辦法加大對大魚的誘惑力,往往會有幾斤重的大魚來咬。此後,如果魚訊變弱,改變餌形,在大鉤上僅掛一粒中號大小的玉米粒,並且把餌置於鉤尖部位,以使個體偏小的魚較方便吸餌入口;其次要求采取邊釣邊誘的釣法,間隔二三十分鐘就向窩裏投少許誘餌,最有效的餌是嚼碎後連漿粒一起準確地投入窩中,用量把握在每次50克左右。由於碎餌漿汁溢出,青苞的清香甜味擴散於水中,極易招引魚入窩。 用青苞玉米作餌,需要註意幾點:一是餌要鮮,最佳的餌當屬當天下地的青苞,隔夜的也應事前放在冰箱裏用袋子紮緊。二是老嫩適中,不能用一剝就破漿的嫩粒,也不能用紮不出漿的老粒,用指甲能嵌入粒中並略有漿水溢出即可。三是最好用白色而顆粒渾圓的青苞玉米作餌料,選尾部的顆粒為好。四是用玉米粒作餌的,鉤子最好用伊勢尼,大小在8~10號,鉤尖一定要銳,穿鉤時先把餌從表層斜向穿通後,略把鉤尖退回皮中隱藏。五是有魚訊時,一定要等漂子全部沈入水中後再發力揚竿,這樣方可掛牢魚嘴。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