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護地盤

  都說繁殖期的雷魚愛攻擊青蛙,是怕青蛙吃掉自己的後代;還有,羅非魚在一年的某個時間段比較容易用路亞釣到,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對於入侵者、不速之客狠狠地來上一口,目的不局限於捕食,驅趕:自有領地的魚類,對付侵略者的辦法就是攻擊、攻擊、再攻擊。根據這個道理,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麽有些路亞的顏色、花紋、形狀甚至響聲與自然界裏存在的受魚類捕食的生物相去甚遠。

魚為什麽會攻擊路亞(假餌)

  2、捕食

  這是首先要想到的問題,俗話說:“大魚食小魚,小魚食蝦毛”。除了素食的魚類外,幾乎所有的肉食性魚、以及雜食性魚都會攻擊路亞。只不過有些種類特別容易用路亞釣到,而有些就比較難釣到,但卻不等於這些魚種完全不能用路亞釣。其實草魚也是經常被路亞釣到的魚種,細想之後可能原因是草魚也愛吃螞蚱之類的東西,所以也會攻擊路亞。

  針對捕食的行為,最容易受到攻擊的應該是一條受傷或將死的小魚,原因很簡單:非洲草原的獅子也找老弱病殘下手,這樣可以省點力氣。所以,收回路亞途中加入各種手法比單純勻速收回一只路亞中魚的機會大很多,這個需要自己慢慢去體會。

  以木材、金屬與塑料為主材的擬餌,主要是用來吸引魚兒的“觸角”以及“視角”這兩大主要感官系統。基本上魚類在水中以覓食的感官系統有四,亦即“味覺”、“嗅覺”、“視覺”以及“觸角”等。而其中為魚類所最倚重的感官系統則為“嗅覺”以及“觸角”兩種。這兩種感官系統能夠偵知距離相當遠的餌食。魚兒通常由這兩種感官系統首先偵知餌食的存在,然後循著這兩種感官系統所偵知的餌食大概位置慢慢接近,最後到達可以“目視”的距離後,發動吞噬,並最後由口中的味蕾,也就是“味覺”系統來決定是否吞下或吐出口中之物。

  3、好奇

  未必是肚子餓,也未必是護幼或保護地盤。也許有時僅僅是出於好奇,想知道這個古怪的東西是什麽?能不能吃?其實如果我們留心一下,就可以見到魚類經常將不能吃的東西往嘴裏送,在發現不對勁後再吐出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