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洋的大世界裏充滿著千奇百怪的魚類,其種類要比淡水多N倍,海洋中環境變幻莫測,也正是海上船釣的樂趣所在:因為要處理更多復雜的未知情況情,等待著海釣者的也就有更多的意外之喜。
海上船釣一般分放流釣、定點釣和拖曳釣這3種常見的方式。
船釣圖片
放流釣
放流釣是船在海面航行或隨風漂流,釣者在船尾放線,邊走邊引魚上鉤。這種釣法是釣海水中、上層兇猛魚類的好辦法,一般在離岸較遠、水面寬闊的水域進行。放流釣一般不用桿,而使用一支木質繞線架,主要釣取對象有帶魚、小黃魚、鰈魚、鯔魚等。
《老人與海》中老漁民桑迪亞戈釣到那只巨大馬林魚的方法大概就屬於放流釣吧。比之定點釣,這種釣法由於更加深入海洋,方法更為多樣,所以也更加有趣。
▲放流zhen魚和鯔魚
青島、威海等地的船釣愛好者喜愛用風船放流釣zhen魚和鯔魚,十分有趣且效果甚佳。
人工製作一只三角形木框,並插上一根細竹為桅桿,拴上一塊小風帆。用多股聚乙烯線為釣線,500米左右。每隔1米用一根小木棍作浮子,每支木棍拴一支鉤,放在儲線筐內。然後用一塊木反,繞1000米長的聚乙烯線作風船的牽引線即可。
利用潮流或海流,人在船上放出已張開風帆、調好風帆方向的小風船。風船隨流而飄,釣者邊放線邊上餌(多用沙蠶),將牽引線放出500米左右停止放線,過一段時間,即可收線摘魚。此法如遇zhen魚或鯔魚群,上鉤率極高。
▲放流釣帶魚
帶魚又稱"刀魚",白天群聚於中、下水層,晚間升至表層。它性情兇猛,喜食魚蝦,為得要的船釣對象。
釣帶魚時用一木質攻線架,纏繞直徑0.5-0.6毫米,長100米左右的尼龍釣線一根,以細鋼絲拴釣,以防被魚咬斷。釣鉤用采用鶴嘴形113-116號鉤,釣餌多用河蝦、小魚、泥鰍等活餌。
帶魚吃食猛,吞鉤不吐,再加上喜聚群的特性,如果使用組鉤一次可鉤獲多條帶魚。有時會出現另一種有趣的情況,就是一條帶魚咬住上鉤帶魚的尾巴,被一齊拉出水面,"自尋短見"的現象。
放流釣帶魚尋找魚群很重要。每次上魚前應在釣線上做個記號,記住入水深度,然後集中在這一深度施釣。
定點釣
定點釣是釣者坐船駛到離岸不過的地方,下錨把船固定,然後定點垂釣。定點釣是最接近岸釣的方式,釣法也與岸釣大同小異,一般用底釣和浮釣法。
底釣多用海桿組鉤,在鉤組的尾部配以鉛墜,使釣餌沈入海底的釣法。這種釣法主要對付那些活動棲息於巖礁、海灘、堤壩等海岸的底棲魚類。地點多選在潮水正流逆流相交之地帶、滯水區、礁石受潮水沖擊的一面,這類水域浮遊生物豐富,海水帶來的餌料聚集沈浮,海魚較多。
▲釣石斑
石斑魚多棲息於熱帶及溫帶少洋的巖礁海底,喜暖怕寒,喜清避濁,在10-50米水層活動,以底棲動物和魚類為食,最大能達5公斤。
一年四季均可釣石斑,6-9月為最佳時節。這四個月是它產卵後的索餌期,食欲旺盛。釣石斑的最好餌料是活蝦和泥鰍。石斑吞餌時一般先聞後嘗,釣餌入口後,依舊先品味一番後從容下咽。因此釣線傳來魚訊後,切勿著急起竿,靜觀待變,待期吞食後,猛然提竿,勾住魚體。當石斑負痛亂竄時,釣者可充分運用釣竿的彈性,收線放線,漸漸把魚引入海水上層,放可將之擒獲。了解更多關於石斑魚的圖片
▲夜釣海鰻
海鰻居於泥質洞穴,每每風急流大,水質混濁時,出洞覓食,夜間非常活躍,故夜釣為佳。
海鰻力大兇猛,牙齒鋒利,所以釣勾宜用長柄勾,綁勾線要用鋼絲,釣線用直徑0.4毫米的尼龍線,長度在百米之上,餌料多用沙蠶、烏賊肉片、魚肉等。海鰻咬勾時,竿頭先微微振動,然後猛然下彎,此時可迅速提竿收線。若收線不及讓海鰻遁入泥穴,則可能前功盡棄。
浮釣主要對付海水中、上層的魚類,所以是一種使用浮漂的釣法。風平浪靜時,漂小砣輕;風大浪急時,漂大砣沈,根據要釣之魚的習性調整釣鉤入水深度。
▲釣竹類
竹(夾)魚,為中上層回遊性魚類,喜光、喜結群,經常群遊於海草茂密的暗礁或巖礁周圍,一天中活動的水層也有所不同。所以釣竹(夾)關鍵是要找到竹(夾)活動的水層。
一般釣竿可使用4-5米的鯽魚竿,選用棒型浮漂和小球型鉛墜。開始可用多副釣竿,把入水線調至不同長度,在不同水層等待魚訊出現,就會出現搶食和連竿上魚的現象。這時多投餌料、調整施釣水層,釣獲量會有所增加,
另外,竹(夾)魚喜光。所以使用熒光鉤、熒光擬餌效果更佳。夜釣時,還可利用燈光誘聚魚群。
拖曳釣
釣魚常被作為怡神養生的活動為人們所熟知。正如氣功或書法一樣,在講究"寫意"的中國古畫中,漁人也常被安排在煙霧繚繞的深山水潭中、光潔似鏡的江面上,借這一點動,來烘托出整體寧靜、綱遠的氛圍。
但是,當釣魚這個運動與力量、速度、狂放這些詞語結合起來時,是否會不和諧呢?不會。拖曳釣正是它們完美的融合。
拖曳釣就是以船的速度拖釣具、釣餌劃過淺層海水,拖釣海水表面快速遊弋的大型魚類的釣法。
船按所釣對象的不同遊速分不同速度前進。一人駛船、一個握竿。將釣組投入水中,吸引大家夥上鉤。拖曳釣的主要對象有金槍魚、鯊魚、旗魚、鯖魚、鮪魚、鰹魚等,方法基本一致,但使用船只、釣竿、鉤、線和餌又各有特點。對於鯊魚、金槍魚這種兇悍體大的兇猛魚類則要有專門的快艇和釣具。
拖曳釣的釣具有竿、輪、線、鉤,還需一些"飛機"(一種浮漂物的俗稱)、返撚環等輔助釣具。釣竿要比普通海竿粗大、結實,要能承受50千克以上的拉力。竿體後部由金屬製成,與用皮帶系在腰部的凹狀牛皮底座相吻合,便於引、遛時受力操作。
繞線輪的型號也較大,一般選用雙軸承大鼓形繞線輪,直徑應在15厘米以上,能容納拉力為50千克以上的尼龍線作釣線,長1000米左右。釣線多由母線和子線組成,尼龍線作母線、鋼絲為子線,子線長約3-3.5米。鉤一般用圓形大號魚鉤,鉤的直徑在3毫米以上,鉤高為10厘米,倒刺較長,為了便於連接子線,多用環狀鉤柄。
▲拖曳釣金槍魚
金槍魚屬遠洋性魚類,一般生活於海水的中、上層,喜歡在不同海流交界的"流隔區"集群。金槍魚以鯷、鯡、鯧、墨、槍烏賊及磷蝦類和頭足類為食,遊速可達每小時45千米,可長至3.5米長、700公斤重。拖曳釣是釣魚槍魚常用的方法,轉自時代海釣。
在大洋的流隔處或黑潮本流的海域,水溫一般在14℃以上,海面上有海鳥成群低翔的地方,往往有金槍魚活動。
釣魚槍魚的餌,一般多用擬餌。擬餌的形狀,多與烏賊、沙丁魚、秋刀魚等。用鳥、雞、鴨的羽毛鉤效果也不錯。
選好的釣點後,使船速放慢,勻速航行。把餌拋到船後的水域,放線百米左右。這時餌會在水面上下跳動,拉出一串浪花。金槍魚一但發現魚餌,會窮追不舍,一口吞下魚餌,然後急速潛入水中,此時釣者要一面微煞住繞線輪,一面放出魚線。當放線200米以後,出線速度漸緩,這時應抓住時機,猛然煞住,受驚的金槍魚再度奔遊時,再放、再煞。如此反復收線、放線,等金槍魚精疲力竭後,就可將之拉近船邊,借繩索、搭色、抄網這力將其捕獲。
鯊魚是兇猛的肉食魚類,因種屬不同,個體差異亦較大。最長的姥鯊體長可達15米、重5000公斤;而星鯊則大多不足1米。鯊魚對血腥味極敏感,釣時常用帶魚和其它鮮魚為餌。
旗魚也是兇猛、遊速快的肉食魚類,為熱帶和亞熱帶大洋性上層魚類,常以(魚參)魚、烏賊、秋刀魚為食,釣法類似釣金槍。
海上船釣也許並不需要那麽多講究,那麽多規矩。在大海,這個生命誕生的地方,蘊育著如此之多的奇妙生靈。即使你不夠專業,又有什麽關系呢?淋沐海風,持桿立之於船頭,海會使你的心情也變成藍色的。管他什麽方法,管他釣的是魚還是其他隨便什麽,只要有這種融化進大海的感動,不是已經足夠了嗎!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