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道,宋徽宗親禦聖旨廣募天下釣魚能人,不僅要籌備一場盛況空前的釣魚賽事,還要親封奪冠能人釣魚王稱號。這足以說明他對釣魚運動的重視,各位看官在這裏不得不為這個皇帝點個贊。為啥呀?皇上下旨命令釣魚,這難道不是件好事嗎?釣魚這就要天下普及,引領時尚。你若去釣魚又有誰敢阻攔,誰阻攔誰抗旨,輕則坐牢,重者殺頭。釣魚順理成章的也就成了正事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天下太平,國富民安。舉國興師重釣,樂享垂釣之尚。婦女老幼,參與其中。減免苛捐雜稅,不抓壯丁從軍。招募有能之人,進京一決高低。恩澤當世,功在千秋……

  聖旨一下,好評如潮。朝廷上下,青樓酒肆;武當少林,天山峨眉;街頭巷尾,田間地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齊拍手點贊,爭誇皇帝英明,辦了一件造福於民的大好事。苛捐雜稅給免交了,也不抓年輕人當兵了,這老百姓能不高興嗎。

  再說,皇上他這就是給釣魚人平反不是。以前釣魚,視為不務正業,不腳踏實地。連飯都吃不飽,皇糧也交不上,那還釣個什麽魚。逮魚摸蝦,餓死全家,釣魚就是二流子才幹的事兒。

  可現在不同了,這是皇上號召去釣魚,誰還敢說反對的話。要說有反對的,還真有那麽三千人不樂意了,牢騷滿腹,哀怨滿天。要問這些大膽的人是誰,還能有誰,皇上後宮的三千佳麗唄!

  皇上一天到晚地忙著他的釣魚事業,哪還有功夫搭理他們,他們能不反對嗎?但反對有個屁用,也就是私下說說,他們也不敢造次。除非他們變身美人魚養在池塘裏,皇上高興了遛上兩桿,或許還能得到皇上的稀罕。

  這事兒有當時朝廷正一品官員太子太傅胖哥孫斌的一首詞為證:

  《蝶戀花》宋。胖哥孫斌

  皇上愛釣魚,

  思魚不成眠。

  天下免苛捐,

  百姓得團圓。

  太子如相問,

  父皇去釣魚。

  父皇去哪兒了?

  父皇去釣魚!

  後宮佳麗扔一邊,

  欲語還休淚連連。

  皇上去哪兒了!

  皇上去釣魚!

  皇上陪陪妾,

  皇上沒時間。

  知否,知否!

  除非化作美人魚。

  (釋文:這首詞是胖哥孫斌由宮廷詩人提升為正一品太子太傅,在陪太子讀書寫作業時所作。太子問太子太傅胖哥孫斌,他爸皇上去哪裏了,天天也看不見個人影。孫斌靈機一動巧妙地用詞來回答說:太子殿下,你父皇去釣魚去了,你父皇幹的是為國為民的大事,他把老百姓的苛捐雜稅都給免了,也不抓壯丁參軍了。為了釣魚事業恩澤天下百姓,這把它給他忙的,連你母後和後宮的三千個小姨都沒空陪了。你父皇還是關心你,還是疼愛你的,他派我來陪你讀書寫作業,你可得理解你父皇的一片苦心。你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成為一個愛國愛民的好皇帝,千萬別辜負了他對你的殷切期望。)

  一時間,舉國上下迅速掀起了樂享垂釣之尚的良好釣魚風氣,刮起了一股最炫民族風。達官貴人,普通百姓,閑暇之余紛紛拿起了釣竿,垂釣已成為天下主流的娛樂活動。

  各種釣魚用具一夜之間清倉斷貨,供不應求。各地釣具小作坊如雨後春筍般地興建而起,什麽竿、漂、線,這些在平常生活裏八竿子都打不著的東西,一下子就都成了熱手貨。這樣一來,既讓老百姓在空閑時間裏有喜歡的事情可做,也促進了貨幣流通,擴大了百姓就業,還增加了國庫稅收。真是一舉多得。

  話說,在湖北黃陂地區有一處依山傍水,風景秀美的風水寶地,名曰盤龍灣。盤龍灣以水為名,有一個方圓千裏的閃光湖,極目遠眺,波光粼粼,如一條金光閃閃的巨龍盤臥在青山黑土之間。在盤龍灣的龍頭之處有一個寧靜溫馨的小村莊,村莊周圍種滿了桃樹,每年到了春天的季節,桃花爭相盛開,馥郁芬芳,落英繽紛,清新自然,令人心曠神怡。

  桃花村住著戶張姓的兩口人家,老兩口已年過半百相依為命,靠著打漁種田維持生計。張老漢為人憨厚老實,勤勞善良,樂於助人。老兩口過著衣食無憂,安逸舒適的平靜生活。美中不足的是,老兩口膝下無兒無女,不免對生活有些遺憾。因此,這老兩口特別喜歡小孩子,有點什麽好吃的都分給村裏的小孩子,這也是一種對心裏的安慰。

  這年春天的一日,春風拂面,陽光煦暖,桃花開的正是爛漫。張老漢坐在院子裏縫補漁網,準備選個良辰吉日和村裏人一起去閃光湖打魚。這時,鄰家的吳二哥滿頭大汗地跑來喊張大娘去他家幫忙。

  來,吳二哥的老婆即將生產,他一個老爺們哪裏懂得女人生產的事情,於是就跑來喊張大娘幫忙。張大娘懂得接生,村裏的孩子幾乎都是經過她的靈巧的雙手來到了世界。張大娘還是個熱心腸,誰家有個大事小情的,你都不用喊她,她也會樂呵呵地伸手幫忙。

  她一聽吳二哥的老婆要生孩子了,掐著指頭算了下,日子還不到,這是要早產了,這可馬虎不得,趕忙收拾下東西跟著吳二哥匆匆而去。臨走前特地囑咐張老漢,讓他趕緊去閃光湖打幾條大鯽魚,回頭給吳二哥家送去,給讓的他老婆煮湯喝,補身子催奶水。

  要說,這打漁可不是一個人能幹的活兒,最少也得兩個人才能完成,一個人劃船,一個人撒網。再說,還沒到村裏人集體出去打魚的時候。打打魚是有說道的,那得選個良辰吉日,拜天祭水,行完祭祀禮節之後方可下水撒網。可眼看著吳二哥他老婆這就要生了,正是需要吃魚補身子的節骨眼。張老漢想了想,還是自己一個人去試試運氣吧。

  張老漢一個人背著魚網來到了閃光湖邊,從岸邊的木樁上解下拴船的繩子,劃著船來到他熟悉黃砬子下。要說這黃砬子是村民打魚的最佳地點,此處水深千尺不見底,又是個回水的灘彎,嶙峋怪石立沒於水中,正是各種魚兒藏身覓食的好處所。

  張老漢選好地點,開始撒網打魚,連著兩網連個魚鱗也打著。這並不奇怪,張老漢他心裏有數,畢竟還沒到打魚的時候,剛春天的水溫還是比較涼,魚都躲在深水裏不愛動彈。

  張老漢滿載著期望的又撒下了第三網,哈哈!這一網還真不錯有收獲,眼見著兩條魚被隨網上了船,張老漢仔細一看,是一條紅尾巴大肚鯉魚和一條黃身白肚大鯰魚,他想都不想的雙手小心翼翼地捧起了這條鯉魚輕輕地放回了湖水裏,看著魚慢慢遊進了水的深處,他黝黑的臉上露出了憨憨的笑容。原來,這是一條懷孕帶籽的鯉魚,張老漢他心眼兒好使,不忍心毀了這一大家子,所以他把魚給放生了。

  一下午時間,張老漢又打了幾條渾身雪白的大鯽魚和花瓣身子的鱖魚。他看看天色在不知不覺中已近傍晚,再看看魚心想:這吳二哥他老婆還算有口福,這些魚也夠她吃上些日子的了,還是調轉船頭回家去吧。

  船剛走出去沒多遠,突然間,天空烏雲密布,狂風四起;湖水打破平靜,波濤起伏,天一下子就黑了下來。少頃,電閃雷鳴,天空轟隆,下起了瓢潑大雨。張老漢劃著漁船像一片樹葉搖曳在閃光湖上,他緊咬著牙頂著冰冷的雨水用力氣地往岸上劃去。

  一道白光劃破長空,又是一個驚雷炸響,嚇得張老漢上下猛地一哆嗦,心頭又是一緊。心想,這才剛開春又不是梅雨季節,哪兒來的雷雨天,真是有些邪門了。

  哇!哇!……張老漢隱隱約約地聽見身後有嬰兒的啼哭聲,這讓他嗖地一下子,渾身不寒而栗。心想,這閃光湖上怎麽會有小孩在哭呢?打了一天的魚都沒見到個人影,這可真是見了鬼了啊!

  這讓他不由地想起,曾經有個老漁人說過:也是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大雨傾盆的夜晚。他在閃光湖中見過一條身似人形的大怪物,那怪物的叫聲和小孩的啼哭聲一模一樣。後來那怪物自己遊走了,即使這樣也差點就把他給嚇死。

  張老漢想想老漁人的話,心裏頭是越想越害怕,他哪裏還敢回頭看,只顧著盯著村子的方向,不停地猛搖著雙槳。

  哇!哇!……這哭聲是越來越近,越來越淒慘,哭的張老漢心裏直發軟。話說,張老漢他無兒無女最容不得的就是孩子的哭聲,誰家的孩子要是一哭他準受不了。哭聲和好奇的心裏讓他再也忍受不住了,他放下了船槳,拎起了魚叉,咬著牙顫顫巍巍地轉過了身。

  這可是,不看不要緊,一看嚇一跳。張老漢瞪大了眼睛,借著閃電的余光,透過如註的暴雨,向發出哭聲的水裏看去。他被眼前的情景給嚇壞了,大叫一聲哎呀,不好!本能地使出了全身的力氣,擲出了手中銳利的鋼叉……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