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海竿喜歡配串鉤,省事,裝鉤上餌快,適應性強,能釣底也能釣fu。但有一些明顯的缺點,如釣底時後邊的鉤子不著底,釣浮時易隨風跑漂,還有在使用時腦線易與主線纏繞等,這些缺點是否有方法克服。
怎樣解決腦線纏繞主線
串鉤的腦線纏繞主線(亦稱連接線),其原因主要是腦線過長過軟。有人為了提高腦線的拉力,曾使用多股錦綸軟線作腦線,結果這軟腦線經常纏在連接線上,摘都摘不開。用下面的一些方法,即可解決腦線的纏繞。
短、粗硬線當腦線
串鉤的腦線如果過長,不僅易纏連接線,而且上下鉤還可能互相搭掛,腦線過長,反應還遲鈍。作串鉤的腦線一要硬,用粗一些的單絲(通常用的釣線),長度在6厘米左右,鉤間距離以上下鉤搭不著為好。可用0.35毫米以上的粗線當腦線。這種短、粗的腦線挺拔,不易纏掛。?
在江河中釣流水,腦線要加長,長腦線在水的沖擊下不易纏繞。腦線長了在流水中會擺動,適應活水中的魚吃活食的習慣。
給腦線穿“外衣”
組裝前選一段細軟的空心塑料管,其粗細以僅能穿過釣線即可,先套在拴好鉤的腦線上,腦線長出軟管2厘米左右即可。組裝時將套好軟管的腦線與連接線並在一起,綰一死扣,而後用腦線的兩端再結一死扣,這樣拴既牢固,腦線在連接線上又不會移位。
腦線套上軟管既挺拔又結實,不易纏繞,亦不影響靈敏度。
現在漁具店有一種細鋼絲拴就的串鉤:連接線為軟鋼絲,隔一段拴一根三四厘米長的硬鋼絲,可在上面拴腦線,解決了腦線纏掛。只是這種金屬線串鉤略顯遲鈍,用於高水溫季節釣大魚是可以。
串鉤全部著底的方法
用串鉤釣鯉鯽等底層魚,最忌鉤子不著底,由於串鉤長,如果海竿再支得高一點,斜插入水中的串鉤,後面的鉤子可能懸空不著底。用這樣的串鉤去釣底,其效果不會好。
釣底的串鉤,鉤不宜多,單鉤拴3枚,對著拴兩對(一條腦線兩頭拴鉤與連接線拴成十字形),而且要將鉤子盡量靠近墜子,整組串鉤其長度不超過40厘米。這種短串鉤如果投得遠一些,鉤子會全部著底。
這裏有一個鉤多鉤少的問題,有人認為串鉤多拴幾枚鉤,有利於上魚。我以為釣底的串鉤不宜過多,它起不到打窩子聚魚的作用,再者釣底層魚大都用面食,每次提竿後都要全部再裝釣餌,鉤多了忒費事,盡在岸上鼓搗鉤子,減少了鉤子在水中待魚的時間,並不合算。
采用雙墜串鉤釣底
串鉤最前端有主墜,作拋投時配重和投後空位用,再在主線上穿一只通心小活墜,作為壓連接線用由於是活墜,魚咬鉤釣線移動自如,不受影響。這個裝在釣線上的活墜一定要小,否則在拋投時兩墜相互向前習行,使串鉤在空中扭轉,可能產生鉤掛。
另一招就是將串鉤的腦線采用前短後長的方法。
串鉤入水後是斜插於水底,釣線和水底會形成一個三角形夾角,後面的鉤子在釣線的牽引下可能離開水底。拴鉤的腦線可采用前短後長的方法,使這組梯狀形的鉤子正好鑲嵌在這個夾角之間,鉤子都可著底。?
為了解決串鉤著底,支海竿時要考慮其角度,在不影響靈敏度的前提下,要盡量壓低竿尖的高度。尤其在高岸作近釣時,更不可將竿支高。
串鉤釣浮是釣草魴魚的拿手戲
在水溫較高的季節,草魴魚愛在水的中上層活動,用海竿配串鉤釣浮是比較理想方法。由於魚在水中哪個水層可能看不清,可將串鉤加長,拴六七只鉤,串鉤長度在1.4米左右。加長串鉤的目的很明確:為了跨越幾個水層找魚。在水不太深的地方,可將下邊的鉤子著底,上邊加漂釣浮,使串鉤直插水中,兼顧底、浮兩個水層,有利於找魚。
如果發現草魴魚浮於水面,就可以采用雙漂釣全浮的方法:在串鉤最前端靠墜子的地方裝大漂,使墜子浮起來,在串鉤最上端加小漂使釣線釣餌浮起來,最好以蟲、草為餌,它本身有一定浮力,更能使釣餌浮在水面,蟲、草不用勤換餌,比較方便。這在夏日早晚垂釣,效果非常好。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