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我們已經了解了黑鲪的特點和垂釣的註意事項,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岸釣黑鲪的一些釣法技巧,這樣或許能給喜歡海釣的你帶來一些幫助。
岸釣黑鲪的釣點選擇要點
在北方沿海特別是遼寧海域,黑鲪的分布極廣,數量繁多。多礁石的近岸淺水區、海藻繁茂的灘塗均有大量黑鲪“埋伏”。只要找準適於黑鲪棲息的場所,不愁釣獲不豐。
夜釣黑鲪應避免到沙灘底水域下鉤,這種不毛之地沒有為黑鲪提供理想的躲避敵害的掩體,加之水中沒有可附著微生物及小魚蝦的雜物,食物鏈不連貫,黑鲪的食物匱乏,無法吸引魚群聚集於此。在這種釣點揮竿不過是白耗體力、枉費心機。
釣點不同,海水的深度亦有差別,選擇時要靈活機動、科學合理,盡可能找到魚多水深又適中的地方。最佳水深在3米左右,加上浮標下方2米的子線,鉤餌既能達到黑鲪活動的泳層,又不至於頻繁地掛墜失鉤。水淺也不是問題,可通過調整收線的速度解決,但也不可到一日兩幹的淺灘去練竿,相對而言,這種釣點的魚少且小。
岸釣黑鲪的用餌選擇要點
黑鲪雖屬雜食性魚類,對食物也沒有什麽挑剔,但獵食兇猛,對活餌及葷餌情有獨鐘,比起兇猛的肉食性魚類毫不遜色。
適合黑鲪口味的餌料很多:體帶螢光、腥味濃重的巖蟲最難得,六線魚皮肉切塊、魷魚觸角切段也可以,後者色澤潔白、醒目而且戀鉤。
海邊的小活魚、淡水中的小泥鰍活動力強,也是釣黑鲪的妙餌,但使用時要備點沙子滾一滾,否則滑膩膩的難以在黑暗中掛鉤。
在盛裝魚獲的魚護中,常常有很多被稱為“石楞蟹”的家夥間夾其中,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貪吃的黑鲪將小螃蟹整只吞入腹中,被擒上岸一番掙紮後,又把吞入腹中的獵物給折騰出來了。
筆者曾用小蟹為釣餌,可效果並不十分顯著,原因出在哪裏呢?經過多次實踐,我發現了一個小竅門:將活的小螃蟹從後向前掀去蟹蓋,去掉雙螯,從體側穿鉤、微露鉤鋒。被揭去蓋子的小螃蟹體色白潤,入水後目標明顯,極易引起黑鲪的“註目”。還有,“體無完膚”的小螃蟹又有很多腥鮮的體液溢出,嗅覺靈敏的黑鲪對此美味垂涎欲滴,焉有放棄之理?
岸釣黑鲪的技巧
岸釣黑鲪以浮拖釣為主要手段,目的是使釣餌在水中運動起來,引誘獵食兇猛的黑鲪中鉤。有很多釣友會在釣組的浮標上加設夜光棒,作用不在於觀察魚訊而只是確定黑暗中釣組的準確位置。垂釣時要反復大力拋投,將釣組投到遠處的水體中,緩慢而有節奏地收線。一旦釣線的另一端出現拉拽動作,應立即擡竿上揚,讓鉤子刺穿魚的唇骨,然後再將中鉤之魚穩穩地擒上岸。摘魚時要特別小心,黑鲪的背鰭不但銳利,還含有微量的毒素,被其刺傷後疼痛難忍不說,嚴重的還會腫脹。
正確的方法是左手握住魚的下唇,右手配合摘鉤。
有時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在拋投回帶的過程中雖然有魚咬鉤,但稍不註意卻並未將咬鉤之魚刺中。這時千萬不要放棄,可繼續緩緩回拖至有魚中鉤為止。這是因為在很多的礁泥混合型的海域中,黑鲪的分布廣、密度大,收回釣組時,只要鉤上沒有“倒黴鬼”,一趟有三、五次魚訊絕非無稽之談。在通常情況下,中魚的距離往往離釣手所處的位置不遠,水的深度可能還不及半米。
拖釣黑鲪的高手還會忙裏偷閑運用一下“殺手鐧”,那就是準備一支手竿,趁潮水退枯之機登礁探洞,找那些散布在礁巖周邊縫隙和海藻叢中的魚兒下手,既省力又快捷。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