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沿海一些垂釣愛好者,吸取江南、北國冬釣的經驗,結合當地沿海的具體情況,探索了近海冬釣的路子,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獲。現將近海冬釣有關魚類的洄遊規律、海域釣點的選擇及垂釣方法等,搜集、整理介紹給大家,供在垂釣實踐中參考。
一、近海冬釣魚類的洄遊規律
人秋後,沿海氣溫、水溫逐漸下降,海魚由淺水遊向深水。尋找避寒、越冬的地方。如鱸魚、花鮎、鯔魚等,會向大海深水遊去。大部分海鱔魚在附近海域尋找洞穴藏身棲息。梭魚一頭紮進近海深水汙泥中,只露出尾巴越冬。黃魚、黑鲪魚、魷魚、比目魚等在近海深水底層、坑窪、坷坎等地處休眠狀態。
二、近海冬釣海域、釣點的選擇
掌握了近海冬釣魚類的洄遊規律,這些凹凸不平的、深水低凹的海域,是它們冬季棲息、越冬天然的“安樂窩”,也是近海冬釣的主要場所。離岸邊遠的釣場、釣點(500-1000米以上),可乘船垂釣;離岸邊較近的釣場、釣點(500——1000米),可用小風船帶底線拖釣;離邊再近的釣場、釣點(30——100米),可在岸邊拋竿、拋線釣;離岸邊最近的釣場、釣點(100米內),可根據潮汐漲落,用魚竿站崖垂釣。
隨著漁業和海上運輸業的發展,圍海造地、填海修碼頭、建船廠等海底工程不斷增加,這就人為地為近海冬釣提供了優良的釣場、釣點。擋浪壩是由岸邊向大海伸延的,所經過的海底有深有淺,淺處(2-3米)為冬季無魚區;深處(4-5米)為冬季有魚區。大石塊或水泥塊堆壘之間的縫隙,大部分被擋死,鉤、墜無法順到海底,稱之為“死釣點”。有一部分鉤、墜可垂直順到海底,稱之為“活釣點”,這些“活釣點”是近海冬釣最佳釣點。
三、近海冬釣的垂釣方法
(1)釣具要精良
釣竿采用4-5米海竿,竿梢末端直徑在1.5-2毫米以上。為提高靈敏度,線直徑0.45毫米或0.5毫米,長度在15厘米,用墜冬釣需增加到25克。
(2)釣餌要新鮮
要選用活的,鮮度高的沙蠶、管蠶做釣餌,采取少掛勤換的方法誘魚上鉤。
(3)海情、潮汐要熟悉
冬釣應選擇風小、有太陽、氣溫較高的天氣。北風、西北風5級以下,西風、西南風4級以下,浪高0.5-1米的中小浪天氣都適宜垂釣。東南風、東南、東北風不宜垂釣。汛期前後,潮汐大漲大落,擋浪壩外大石塊露出水面多,離深水海底近,垂釣時間長。垂釣的時間,一般在潮汐落到半潮後開始,直到幹潮底,再漲到半潮;前後約5-6個小時。
(4)提竿誘魚要認真
由於冬季魚類棲息的特殊性,為近海冬釣增加了難度。當鉤、墜、餌在最佳釣點到位後,很長時間無任何反應。這時要耐心等待,同時像釣鯔魚、梭魚一樣,每3- 5秒鐘輕輕提竿1次,使葷餌在魚眼前上下晃動,不斷刺激魚的食欲,誘惑魚吞食上鉤。當魚咬鉤後提魚時,用力大小、速度快慢要適中。
用力太大、速度太快,如果碰撞石塊邊緣或掛澀海草,容易造成脫鉤跑魚;用力太小、速度太慢,魚會帶線鉆到石縫裏,容易造成滯線魚逃。有時向上提魚,中間被掛住了,此時不應急於提魚上岸,可有意向下放線約10-20厘米,讓魚帶線遊出澀區,再提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