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急於想將魚弄上來
 

 
魚在水中有很大的沖撞力,如果釣上大魚之後,不遛乏是難弄上來的。所以當大魚在上鉤之後,首先應該想到的是,如何將魚遛乏,使它失去抵抗的能力。將魚遛乏之後它會隨你擺布,很容易抄魚上岸。釣魚的操桿「四不要」---一些剛剛學習釣魚的新手

 

 
要懂得:魚兒上鉤之後,是不易脫鉤的。尤其是大型魚,較粗的鉤條和較寬的鉤門、歪嘴鉤,甚至帶倒刺的魚鉤,更是能將魚死死地鎖在了釣線上。
 
上魚之後人不要馬上往後退
 
遛魚,就需要在盡可能大的水面與魚周旋。
 
如果魚剛上鉤之後,人就向岸邊後退,那麽這個遛魚的水面就縮小了,不利於遛魚,很容易造成拔河的局面。即使溜魚後期,也不能退得太後面,尤其是線短時,要防止魚碰到岸邊的障礙物或者水底,許多釣友都有這樣的體會:魚撞岸最易造成跑魚。因此,剛開始溜魚,魚兒沒有乏力時,絕不能急於往後退。而將魚溜翻之後去抄魚時,也需要在水中進行,避免魚碰到岸邊的雜物造成切鉤斷線。
 
魚上鉤之後手不要往竿尖方向上移
 
有的新釣手在中魚後,握竿的手便向竿的中間移動,這種方式不利於魚竿的整體受力。
 
魚竿的構造是上細下粗,當魚兒咬鉤擡竿之後,釣竿隨即彎曲,越往下越粗,竿的拉力愈大, 如果上魚時手往竿的中間移動,等於棄柄部強有力的粗節不用,僅靠細小的前半部來承擔魚的沖撞力,這時竿尖往往不堪負重而導致斷裂。
 
上魚時手不要拽線
 
一些新手在上大魚時喜歡用手去提線,似乎覺得竿太軟,使不上勁,就用手去抓釣線,想靠這種使得上勁兒的辦法將魚提上來。
 
這種“硬拉“的方式比較容易切線跑魚,甚至有時釣線會纏到釣者的手掌,造成魚鉤紮入手指的困境。一手抓住魚竿使用竿體的彈性和釣線將魚繃住,另一只手使用抄網深入水中抄魚,將魚拖回,是比較合理的方法。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