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是一門“技術活”,釣魚技術的提高與實戰經驗的積累密切相關。而新手在很多方面都會很疑惑,比如怎麽綁魚鉤,如何自己製作不傷魚的魚護,玉米粒釣魚怎麽保鮮,冬天釣鯽魚如何調漂,釣大魚如何選釣點,小魚鬧窩怎麽辦,大魚打樁怎麽辦那麽今天就來教你大家如何解決平時釣魚中的常見問題。
釣魚新手的註意事項 釣不上魚別擔心,學會利用技巧輕松釣大魚
 
野釣要了解潮汐漲落規律,在江河磯石上垂釣,要向當地人事先了解潮汐漲落的規律,比如中外馳名的錢塘潮水潮漲潮落的水位差可達三米多,倘不了解,一旦潮水襲來,其勢非人力可擋,會為潮水所吞沒。老是追求小藥秘方。結果天天買小藥秘方等結果釣魚水平還是沒有長進。人就好神秘的,其實大道至簡,好多人非要秘方,自然水域基本不需要的,商品餌都加了誘食劑,釣魚:學好選釣位,你成功了一半了,學會準確的拋竿,每次都能拋碗口大點,不用小藥,你的漁獲至少增加一、二倍以上。
 
 
市場上所售魚護大多傷魚,釣魚人深感苦悶。我有一法,既簡便易作,又經濟實用。到市場上花0。5元人民幣,買一條編織袋,再掏5元錢買一根5-10米的繩子,拿到鞋匠鋪,把繩子沿編織袋口象挽褲腳那樣套在裏面,再用補鞋線把袋口紮緊,繩子能自由抽動,把繩子一頭用活結套在袋口的另一段繩子上,做到一拉繩子袋口就封緊,一拉封緊的袋口就張開;回家後,點上一支香煙,把編織袋平整放到地面,用煙頭把袋的下半部燒成幾行有規則的小洞,一條便於攜帶又非常實用還不傷魚的精美魚護就作成了。
 
 
在多雨的夏季,到郊野垂釣,要防止雷擊,這是因為垂釣時人們所處的位置常常在河川、水庫、溪流等開闊的水域近旁, 在這樣的地方,手持一根長長的釣竿,尤其是碳素竿,雷雨時,很容易成為正負電 極相接的絕好目標,所以夏季外出垂釣,一旦天空烏雲密布,千萬不要流連,應及 早收竿避雨,待雨過天晴再繼續垂釣。避雨時,千萬註意不要在樹下或髙壓線附近避雨。突遇雷雨大作,無法躲避的 時候,可盡量降低身體的髙度,甚而伏在地面,則更安全。
 
 
於去什麽地方釣魚進步最快,個人覺得可以先去練竿池塘,價格也不貴10-30釣一天吧。從線組搭配、製作,選擇釣點、開餌、調漂等一系列都自己來完成。每釣一次就做總結,今天什麽地方不對,什麽地方可以做調整。多釣幾次就熟悉了,有一定經驗了也就算是入門了吧。釣魚的知識、經驗需要日積月累,多釣多想就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釣魚時看到漂突然晃動或往下沈,就說明有魚上鉤的,這是垂釣過程中最激動的時候了,但是要想把魚真正的釣上水來,那就先不要太激動哦!起魚也是有講究的呢!第一,提竿的時候不能用力過猛,這樣魚很容易亂竄,要先將魚慢慢引到岸邊再決定怎麽起魚。第二,如果碰到魚突然有大動靜,往水中間的地方遊走,這時要將魚竿放低,避開周圍的障礙物,緊握魚竿,再慢慢收線。因為大多數魚開始受到驚動後都會竄幾下,但是過個一會兒就變乖了。所以一開始就用力收線容易斷線,上鉤的魚容易跑掉。一是在釣點左右5米遠的地方,各用腥餌打一個窩,把小雜魚引誘開。記住,這種窩要重味不重食;二是加重鉛墜或用比重大的餌料讓釣餌快速沈底,不給小雜魚搶食的時間;三是果斷棄窩,另布新窩;四是采用“包食釣法”。 一般調漂要註意的是漂尖到魚鉤的距離要低於水的深度,差不多半水的深度就行,有的朋友會問,水太渾看不清楚,那怎麽才能知道是否調好了呢?有一個方式很好,就是多纏一些鉛皮到鉛皮座上,再調整漂的位置,先調到與魚鉤最小的距離,拋入水中,這樣的話漂由於鉛皮太重會沈在水裏不出來,所以還得提出水面剪掉一部分鉛皮,斷續調整,直到漂的尾巴直直的立在水面,這樣就是調到了合適的狀態。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