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水域垂釣,受季節的影響比較明顯,當氣溫、水溫變化時,魚的覓食規律也會隨之發生變化。不過立秋之後,雖然進入秋季,但是氣溫變化並不大,可能相較來說東北地區早晚更為涼爽一點,那麼立秋之後在水庫釣鯉魚用什麼餌料上魚率更高,南北方又有何區別呢?

 基本搭配方法:

   一般從未投餵過的湖庫鯉魚,以食底棲動物為主,如螺、肨、小蝦等;其次自然水域周邊的農作物,如北方的玉米、高粱,南方的水稻、油菜籽等,以及農作物中生長的蟲類經過風吹或雨水沖刷到水域中,也是鯉魚的美食之一。因此在這樣的水域作釣,首先考慮的便是如何選擇一款適宜的基礎餌,一般可選擇純自然的麩類作為基礎餌,然後在將螺味、蝦味等動物蛋白含量高的餌料加入其中,至於各部分的比例,則根據氣溫、水溫的變化進行調整。

北方:50%麩類餌料+50%動物蛋白餌料

   立秋後北方水域溫度變化相較更快,因此這個時候便是鯉魚瘋狂攝食,儲存能量的時期,所以北方釣友想在立秋後庫釣收獲鯉魚,可以在麩類基礎餌中,添加豐富的蛋白餌料,如天下無雙、螺鯉、天下鯉等,搭配時可用:50%麩類餌料+50%動物蛋白餌料。

  南方:80%麩類餌料+20%動物蛋白餌料

   而南方地區氣溫變化相較慢些,秋老虎施威,氣溫居高不下,直至深秋變化才十分明顯。因此此時在南方水域釣鯉魚,雖然仍以麩類為基礎餌,但動物蛋白餌料可大大減少,如:80%麩類餌料+20%動物蛋白餌料,這樣搭配比較適宜;而到深秋用:50%麩類餌料+50%動物蛋白餌料,效果不錯。

餌料狀態調整:

   釣魚除了餌料的味型適宜,餌料狀態也同樣需要最佳,即附鉤性、適口性等要好。當然一款適口性非常好的餌料,主要取決於水域中魚個體的大小及魚的密度,如果魚體較大,在餌料各成分配好後,可適當的添加些薯類餌料,如雪花粉,這樣開出的餌料更為細膩。湖庫釣鯉魚一般采用搓餌作釣,但如果天氣漸涼,魚口變輕,可以將餌料開製成適口性非常好的拉餌,不過使用拉餌,需保證水域中無小雜魚鬧窩。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