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調漂,大師們都有不同的理論,不同大師的理論有的還是完全矛盾的。今天簡單說下調漂中的一個誤區,也順便說下對於調漂的不同理念,至於對錯就要看釣友怎麽看了。

總之還是那句不少釣友喜歡說的話:上魚才是王道。

 

找底不明

說到找底,應該分成2部分。第一就是半水調漂前的粗找底,這個是必須的,然後下拉浮漂一點點,讓雙鉤離底,這樣調目才更加準確,原因在於水線是有重量的,水線長度越接近水深,調目才最精確,各位釣友一定註意,高手們說的半水調漂其實是離底調漂,千萬不要4米水深,在0.5米半水調漂。

釣魚調漂三大誤區(找底不明、選漂要合適、半水調漂),你犯過嗎?

第二就是找底,找底不少釣友調整浮漂後再次找底的時候喜歡用重物來找底,這是完全沒考慮餌料和重物重量不同,找底肯定是不準確的,只能說用重物也是粗找底,還是需要掛餌精確找底的。

舉例來說,調四釣二,你單餌重1目和單餌重2目,在釣2目的時候魚鉤在水底狀態是完全不同的,第一種是下餌觸底上餌懸浮,第二種是雙餌到底,下子線已經彎曲。

所以如果有釣友跟你說,在什麽什麽地方調幾釣幾最好用,你就要考慮下,人家用餌跟你未必相同,他的調幾釣幾跟你也調幾釣幾,魚鉤在水底狀態未必相同。

 

選漂要合適

首先說下野釣中的浮漂選擇,不少釣友看了很多網上相關內容,看得越多連浮漂都不會選了。現在可以買到的浮漂造型和材質多種多樣,野釣選漂的誤區還是比較多的。

首先,野釣中很少釣翻身和釣行程,畢竟野釣中魚很少,不會出現適合釣翻身和釣行程的情況。野釣要麽釣底,要麽釣浮,不管釣底還是釣浮,都是浮漂到位後慢慢等魚咬鉤,所以選漂選擇浮力大的釣浮,選擇穩定下降快的長身漂釣底,其他造型的用得到的不多。

釣魚調漂三大誤區(找底不明、選漂要合適、半水調漂),你犯過嗎?

還有個誤區,野釣選漂沒必要選擇所謂靈敏的細尾浮漂,浮漂靈敏度不止跟漂尾有關系,主要是看吃鉛量,還有就是細微的拋遠了看不清楚。浮漂是用來觀察魚吃餌動作的,漂尾都看不清楚靈敏有啥用?

 

半水調漂

所謂半水調漂,也是懸墜釣興起的時候,為了方便釣魚教學,調漂時的一個約定俗稱的名詞。

它的中心意思是,調漂的時候,線組必須全部懸浮在水中,否則在復雜的水底,如果鉤接觸水底或是水草上,是無法調整正確的,更不要說掌握餌料底部狀態和正確的漂訊了。

還有一些釣友認為此半水是水的一半調漂,或是為了調漂快,直接將漂拉倒接近鉛墜的位置,在水的表層調漂,這都是理解錯誤。

 

之前也強調過,大家也可以自行在家裏或是釣點進行試驗,你在水的一半或表層調好後,不用上餌,直接找底,在接近底部不到底的時候,就會發現浮漂已經和你調好的目數有差距了,因為什麽呢?

因為為了靈敏,現在所用的浮漂漂尾都非常細,而主線因為要有非常好的切水性。

所以比重是大於水的比重的,也就是說主線的重量也是不能忽略的,在水表層或是水的一半調好後,上拉浮漂找底時,水中的主線自然就變長了,浮漂下的重量也就增加了,也就導致了漂目的變化,這也就是說為什麽在水的一半或表層調漂是不準確的。

釣魚調漂三大誤區(找底不明、選漂要合適、半水調漂),你犯過嗎?

最後在說明一點,臺釣中的拋竿習慣,經常會導致水線是傾斜的,但是傳統釣中是端著魚竿送到釣點的,水線是直的,所以傳統釣和臺釣實際應用中到底哪個靈,還真不好說。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