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找底
給釣組裝上鉛墜,“墜+鉤+浮漂之下的線”的重力應大於浮漂的浮力。拋線進入釣點水域,這時線組和浮漂都潛入水中。然後提竿 上岸,向上調動浮漂在釣線上的位置,再次拋線入水,看浮漂是否露出水面,如果沒有,再提竿上岸重復以上操作,直到“漂目”露出水面為止。這時鉛墜到“漂 目”的距離就是水的深度。知道水的深度,一是有助於了解水情,二是為下面的調漂作準備。
二、調“調目”
找底完成之後,將浮漂 沿著釣線向下移動,移動距離要比子線長5厘米(目的是:在調好“調目”時,讓鉤不要觸到水底。這個距離也可再增大),並剪掉一點點鉛墜的鉛皮,再次拋線入 水,如果浮漂沒有露出水面,則提竿上岸,再次剪掉一小點鉛皮,之後重復以上操作,直到浮漂的“漂目”露出水面為止,這時“墜+鉤+浮漂之下的線”的重力等 於浮漂的浮力,達到平衡。如果想“調四釣二”,則應讓浮漂露出水面四個“漂目”。
三、調“釣目”
調“調目”完成之後,將魚餌 掛上魚鉤,這時“餌+墜+鉤+浮漂之下的線”的重力大於浮漂的浮力,如果拋線入水,線組和浮漂都將潛入水裏。提竿上岸,向上調動浮漂在釣線上的位置,然後 拋線入水,看浮漂是否能露出水面,如果不能,則再次提竿上岸,重復以上操作,直到“漂目”露出水面為止。又因為是“調四釣二”,所以應讓浮漂露出水面兩個 “漂目”。
調漂根據不同的魚情有多種調節方式,比如“調4釣2”、“調5釣2”、“調6釣2”、“調6釣3”、“調平水釣2目”等,浮漂有 長短,10幾目的都有。調目越多,釣目越少就越靈,反之越鈍。這裏以“調四釣二”為例來說明調漂的技巧,“調四”說的就是調目,“釣二”說的就是釣目。下 面三個步驟要在水面的同一個點進行。
四、吃口反應與鉤餌狀態
調漂可調節鉤餌狀態。另外,也可根據魚的吃口反應,來分析鉤餌在水中的狀態:
1. 下頓多,鉤多懸。
2. 上送多,鉤多沈。
3. 滑漂多,浮力小。
4. 抖動多,浮力大。
5. 多雙尾,子線彎。
6. 常掛魚,鉤在底。
7. 多空竿,墜多輕。
8. 漂常斜,有魚截。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