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天最關鍵的是氣壓的變化,而冬天最關鍵的是氣溫的變化〔溫差〕。陰晴、風雨等等的變化都會影響氣溫,而氣溫變化通過水溫變化直接作用於魚體。魚是變溫動物,有趨暖避寒的習性,又有調節體溫使其與環境溫度保持一致的本能。調節體溫的過程可能是一個痛苦的生理過程,
會引起魚不吃懶動。所以,釣魚和溫差就必然有一定的聯系。
溫差有很多種,有晝夜溫差、夜間溫差、時段溫差、水層溫差、季節溫差、氣溫水溫差等等。晝夜溫差和夜間溫差也可以包括在時段溫差之內。在此著重探討冬季特別是最寒冷的元旦前後時段溫差〔一兩天或者一段時間的氣溫變化〕對魚情的重要影響。
氣溫的變化不是直線上升也不是直線下降,而是波浪式上升或者波浪式下降。在波浪式氣溫變化中,可能找到魚情變化的切入點。
判斷天氣是否適合釣,要做到"四看"。
一、看夜間溫差
一天之中,從黃昏到笫二天拂曉,氣溫逐漸下降。下降的幅度有大有小。我們把黃昏以後,晚上8時左右和笫二天早晨6時左右的溫度差值叫做夜間溫差值。夜間溫差值與釣魚有密切關系。冬季最寒冷的時段,室溫在10度左右,夜間溫差值大於5℃時,很難釣魚,很可能打白板(當空軍)。去到塘邊、河邊,常常看到岸邊的渾水變清了,甚至清澈見底。這是因為夜間降溫多,特別寒冷,魚兒躲在深水處一動不動,不會遊動到岸邊,所以岸邊水特別清澈。笫二天魚兒仍覺寒冷,懶動懶開口。出釣一天,常常是不見浮子動一下。相反,夜間溫差值小於2℃,夜裏降溫很少,魚兒不覺得特別冷,夜間仍四處遊動,笫二天正常覓食。這樣的天氣出釣會有收獲。
二、看晝夜溫差
全天24小時溫度最高值大約在下午2—3時,最低值大約在拂曉前0時以後。24小時之內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差值越大,越難釣魚。溫差差值大的主要原因是大晴天,大太陽。紅日高照,使水表層溫度迅速升高,造成水表層水底層溫差拉大,影響魚的覓食活動。從表面上看,大太陽,氣溫升高了,似乎魚兒應該比較活躍,其實不然,因為“水層溫差”的原因,魚情也是很差。
天氣預報提供的每日最高最低溫度可作參考。如果兩者之差較小,比較適宜出釣。反之,如果晝夜溫差值很大,出釣的收獲可能不大。
冬日,無冷風的陰天或只有花花太陽(微有陽光)的多雲天,之所以易上魚,就是因為晝夜溫差值較小。相反,艷陽高照,曬得人脫衣服,晝夜溫差大,魚兒幾乎不咬鉤。
夜間溫差值大,晝夜溫差值也大,就簡直休想上魚了。
三、看兩天最低氣溫差
今天的最低氣溫比較昨天的最低氣溫下降1-2℃,魚情很不活躍,是釣魚的壞天氣。相反,今天的最低氣溫比較昨天的最低氣溫上升1-2℃,魚情活躍,是釣魚的好天氣。
四、看時段溫差
在最寒冷的季節,魚兒猛咬鉤的日子,就是:最低氣溫連續上升(幅度大最好)又在降溫之前而且氣壓平穩(陰有小雨最好)。而氣溫上升過程中,開始還是難釣,或者釣效一般。
看最低氣溫的變化是關鍵的關鍵。最低氣溫等等怎麽知道?最好的辦法是借助於中國天氣網的天氣預報。中國天氣網有整點天氣實況,可以看到我們需要的數據。
知道這些數據,我們可以選擇最佳出釣時機。如果最低氣溫下降1-2℃,特別是幾天連續下降,或者夜間降溫4-5℃,那就不必出行了;相反,如果最低氣溫上升1-2℃,夜間溫差小於2℃,應該是出釣的好天氣。如果最低氣溫連續攀升,切莫坐失良機。
有種說法,應該“選擇暖和的日子、晴朗的日子出釣”。這種說法,比較抽象,而且不一定恰當。如果最低氣溫下降,越是晴朗偏偏越難釣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