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雖然春釣只有短短的40天,但如果能夠掌握垂釣的要領,也能獲得很好的收獲。在水庫春釣,雖然對北方遼寧中部地區來說,時間較短。但卻具有鮮明的特點:歸納起來有以下三點。
一、選擇釣位的特點:“三找”
即:找水庫上遊、找庫邊淺水區、找水草旁。
在大中型水庫中,流入水庫的河,通常有幾條主河道和數十條季節性小溪河組成。這些河水源源不斷地流進水庫,同時帶入魚類愛吃的微生物和腐殖物,以及充足的氧氣。
每當春季來臨時,先是小魚,後是大魚,成群結隊,從冰涼的深水區遊向溫暖的淺水區,遊向上遊,遊進水草中,調節體溫,尋找食物。大批成魚則遊蕩在水草旁邊。因為,水草不僅提供較多的食物,而且還提供交尾、產卵的安全、隱蔽和溫暖的場所。
所以,春季選擇釣位,應在水庫上遊、淺水區和水草旁,這是最佳選擇。
二、釣具組合的特點:“三小”
即:用細線,小鉤和掛小餌。
春季是魚類從越冬期轉為生長期過渡性季節。此時,魚體仍僵硬,遊速慢,嘴的張力差,咬鉤輕,掙脫力弱。所以,春釣用的魚線魚鉤要比夏秋時要細要小,掛的餌料也要小要軟。
通常掛綠豆粒大小面餌或蛆、小紅蟲、小蚯蚓等。其目的是為了有效地提高咬鉤的靈敏度和上魚率。
值得註意的是,在水庫春釣有時會遇到大魚上鉤。如99年5月10日和5月22日,我在遼陽湯河水庫上遊大甸子淺水區分別釣上2.8公斤鯉魚和3.5公斤鯰魚。這就要求釣魚人,要從實際出發,在魚鉤的組合上,中小鉤搭配,在釣小魚的同時,兼顧釣較大的魚,做到合理組合,萬無一失。
三、釣魚動作:“二輕一靜”
即:拋竿、提竿動作要輕,岸邊要靜。
春魚是在深水區安靜地渡過了漫長的冬季之後遊到淺水區的。但它們仍習慣於安靜,懼怕外界的驚擾。如果春釣時,拋竿、提竿動作過大、過猛和過急,以及岸上有吵雜聲,魚就會驚慌逃散,影響釣效。
解決的辦法是,首先釣魚時岸上保持肅靜。
其次用海竿釣時多用串鉤,若用集團鉤時面餌要小,盡量減小拋餌入水時的響動。用手竿釣時,不要采用甩鞭子式,而應雙手配合,使鉤餌輕輕落入水中。由於春魚咬鉤輕,所以提竿動作不論是海竿,還是手竿,只用手的腕力向上輕抖,然後慢速提上,才有把握獲魚。
總之,春釣是有趣的,也是十分講究的。只要把握住春釣的特點和春釣的方法,必然取得滿意的效。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