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漂的方法有很多,但道理是相同的,魚吃餌拉動鉛墜,鉛墜就會拉動浮漂,給釣者信號提竿,這中漂相就是正確的,調漂的概念很簡單只要重力和浮力平衡即可。至於怎麽調漂才合適水情,方法很多,今天來講講釣目和浮漂的影響,從細節看釣目和子線和雙餌在水底的關系,這樣調漂起來才會更加簡單。
一、關於靈頓
很多釣友理解的調漂靈頓,只是僅限在於釣目和調目之間來衡量,實際上靈頓關鍵要看子線和魚餌的狀態。例如子線繃直,就是釣靈,子線彎曲就是釣頓,釣靈釣鈍不僅關系到魚兒是否順利吃口,還關系到釣者是否能觀察浮漂。舉個例子來說,釣四釣二的時候下餌是觸底,上餌是懸浮在水中;另外一種情況,調四釣二雙餌卻是到底的,怎麽判斷誰是釣靈誰是釣頓的。答案一目了然,雙餌相同狀態下,靈敏度相差無幾,單餌觸底比雙餌到底要靈,常說的釣靈還是釣頓主要還是看子線和水底的狀態。
二、雙餌在水底的狀態,跟釣目的變化關系
為了方便說明,我們以調四釣二為例,來簡單說明下,釣目和靈頓的關系。標準的調四釣二是空鉤半水調四目,餌重2目,釣目2目,釣2目的時候下餌微微觸底,上餌懸浮。調四釣二其實挺神奇的,就像公式一樣,雖然實際垂釣中很少這麽調,但是經常需要用它來舉例。實際垂釣中不常用,原因在於餌重難以把握,剛觸底的狀態難以找到。
已經調整好了浮漂,下餌觸底,上餌懸浮,釣目兩目,這時候浮漂往上拉,釣目大概4目的時候,雙餌徹底到底,這個4目就是最初的半水調目。由於水底對魚餌有了支撐力,對浮漂的拉力就減小了。如果此時浮漂繼續往上拉,釣目會不會超過4目呢?肯定會,但是需要一個過程。在雙餌已經到底的時候,繼續上拉浮漂,這時候釣目會維持在4目左右,但是子線會慢慢開始彎曲,隨著浮漂往上拉的距離增大,子線越來越彎曲,一直到鉛墜觸底,子線躺底的狀態。
這個時候子線繼續上拉,鉛墜開始慢慢地躺底,釣目從4目開始繼續增加,因為水中的浮力鉛墜也有一些支撐力,水線開始慢慢地彎曲。等距離拉大的時候,浮漂開始傾斜。
釣目和釣頓的關系是姊妹關系,在實際的垂釣過程中,都需要找口,調漂的時候先定一個釣目,釣目可以跟距魚餌重量來決定,餌重調目可以調高,餌輕調目就可以調低一些。釣目怎麽確定?很簡單,一般是稱餌重在大致定一個釣目,根據實際環境和魚情來決定釣靈還是調鈍,如果清楚地知道釣目怎麽變化,就知道魚餌在水底是什麽情況,找魚口就方便很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