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做窩,釣餌是用商品餌還是玉米」,我相信這個問題很多釣魚人都曾感到困惑。夏天谷物做窩這個大家都知道,用玉米釣草魚似乎誘魚性不足,用餌料做窩有時雜魚搗亂又違背了用谷物的初衷。所以說這表面是個二選一的問題,實際考慮的事情遠沒有這麽簡單。小黑這次先從玉米誘魚的機理出發,接著再詳細講一下谷物窩作釣草魚的一些細節。

玉米打窩的優勢秋天是一個金黃的季節,樹上結滿了各類的果子,突然間一陣大雨襲來,雨水攜帶著果實往江河、湖泊流去......這對魚類來說是一場慶典,是大自然的祝福,千萬年來亦復如是。很多釣手解答魚類對谷物的喜愛往往從營養角度入手,但我個人卻偏愛從循環鏈的角度來說明。

回過頭來說釣魚,魚類對谷物有吸引力這點毋庸置疑,但在實際作釣中你會發現魚類對谷物的喜愛是分層次的,這是魚所處的生長階段不同導致的。小魚由於生長的需要第一選擇往往就是富含蛋白質且容易消化,而大魚剛剛好相反對谷物情有獨鐘。釣魚人充分利用這點在夏天用玉米打窩,好處主要有兩個。第一個好處避免小魚鬧窩,夏天氣溫高小魚活躍,玉米顆粒大小魚難以消化,用來做窩可以最大程度實現「釣大避小」。第二點削弱大魚的警惕性,個體較大的魚在活動的時候一般都具有很高的警惕性,天然谷物可以最大限度的馴化魚類。

釣餌的選擇夏天用玉米做窩好處多多,至於釣草魚釣餌是選擇商品餌好還是玉米好,這點要結合具體情況來看。餌料和窩料講究搭配,兩者兼容性高這魚才好上,而其中有一點禁忌就是餌窩不分離。玉米做窩玉米施釣就屬於典型的餌料不分離,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餌料是第一選項。

餌料作為釣餌首先就避免餌料不分離,此外商品餌相比魚谷物在水裏有著更強大的穿透力,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上魚的效率,這點正是谷物所缺少的。有得必有失,餌料最大的弊端就是容易召來小魚,加上大型魚體對商品餌抱有較強的警惕性。

為了能讓釣餌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這裏小黑給大家一個判斷的方法。如果作釣水域雜魚特別多,連餌料下降都會受到幹擾時那就應該放棄餌料作為釣餌的想法,選擇用玉米做餌來排除幹擾,這是第一種情況。第二種情況在大水面作釣超大型個體的草魚或者是滑口草魚也應該放棄商品餌,這是因為處理這類魚情最主要的地方是削弱草魚的警惕性,用商品餌只能適得其反。除了這兩種情況之外,其它場合都應該將商品餌作為第一選項。

玉米餌的使用細節餌窩的搭配之所以要避免使用同一種的東西,是因為釣草魚本身來說需要的窩量就不少,設想一下草魚在茫茫的玉米中找到你釣餌的難度吧。當然了,有些魚情用玉米做釣餌比商品餌存在優勢,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方面來盡量減小餌窩不分離造成的負面影響。

餌窩味型區分:餌窩不分離上魚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兩者味型一致,所以從味型入手是最直接的方法,這一點通過加工方式的不同可以實現。比如窩料直接采用老玉米做窩,酒玉米做釣餌。老玉米味型清淡且難以消化,這種最純粹的狀態可以最大程度的馴化草魚,而新鮮玉米在味型上更勝一籌。兩者雖然都是玉米,但味型有輕重上的分別,消化上前者難後者易,這兩點不同就是上魚的關鍵。不過在實際操作中這對組合並不是最常見的,因為老玉米味型穿透力太差會使得誘魚周期過長,所以大部分釣友會選擇用酒泡玉米打窩,接著再用添加劑浸泡或者是發酵的玉米做釣餌,這樣縮短誘魚周期的同時也能讓窩餌得到區分。做窩的細節:打窩可不是單純把窩料往水裏一丟就行了,這裏面的門道是非常多的。草魚喜素且無胃,這意味著它對谷物窩料的需求量會很高。我們做窩時一方面要考慮到量,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它新陳代謝快這點分散幾點打窩來調動其活躍性。最常見的就是三角窩,即圍繞著釣餌落點前、左、右三點布窩,同時餌窩保持一定的空間距離。打窩的節奏把握:釣魚老手和新手面對同樣的魚情使用同樣的餌料、窩料,這漁獲往往也會有很大的差別,這其中的奧秘就在於對節奏的把握上。谷物在水裏會經歷一個由谷物香、谷物酸、谷物臭的轉變,這段過程能充分削弱魚的警惕性,不過谷物如果堆積太多大量腐敗就會形成死窩現象。正確的操作是根據水面的大小確定窩量,打窩時多打幾天盡量把每次的投放量降下來,打窩時間集中在每天的1-2個時間點。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達到草魚被馴化卻吃不飽的狀態,進一步提高用玉米做釣的效率。你或許經常聽大師說起玉米做釣草魚的妙用,可現實中很多新手都會發現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原因不是玉米做釣餌比商品餌遜色多少,而是前者有著更高的使用門檻,細節做不到位上魚的效率就會急劇降低。

總結:玉米餌、商品餌各有優勢,哪個更適合在谷物窩裏做釣草魚要從具體的魚情出發,秉承的原則就是揚長避短。這裏值得註意的是餌窩同是玉米會造成餌窩不分離,釣手要對玉米餌較高的使用門檻有心理準備,細節做足了玉米餌的優勢才能體現出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