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草魚的方法

水溫較低時,垂釣草魚,釣深應在2米以內,以釣浮為主,不建議釣底、釣太深,如果釣底、釣太深,很難守到草魚的魚口;草魚是淡水魚中,比較典型的溫熱魚種,但是草魚的耐溫性非常強,4~38度的水溫,草魚都能存活,但是,在20~28度左右,草魚的生理機能最活躍,攝食欲望最為強烈,當水溫低於16度,高於32度,草魚停止攝食,進入生理休眠期;那麽,在入秋之後,尤其是到了仲秋前後,氣溫下降幅度非常大,有時候日間最高氣溫不過20度上下,那麽,草魚還會開口進食麽?季節性生理需求,決定了草魚在較低溫度時也能保持一定的攝食欲望很多釣友有一個誤區,就是魚能通過感知水溫變化,來感應季節變化,其實這是不太準確的,魚是變溫動物,對環境溫度,也就是水溫的變化,確實非常敏感,但是,魚感知季節變化,進而在生理上做調整的,主要依靠磁場感應和水溫感應這兩種;草魚在常年的進化過程中,已經習慣了水溫低於10度,就停止進食,轉為近乎冬眠的狀態,這一點,可以對比春季,水溫超過10度草魚就會開始恢復進食;在水溫降低到10度之前,草魚會一直保持較為旺盛的攝食欲望,所以釣草魚,能一直持續到秋末;仲秋到秋末,氣壓增高、日照強度大、中上層水溫相對適宜不管釣什麽魚種,最重要的參數,永遠是溶氧和水溫這兩個因素,更嚴格一點,適宜的水溫比充足的溶氧更重要;但是,對魚來說,一年中適宜的溫度,累計在一起,也不會超過一個月,所以並不能說,水溫不合適,魚就不攝食,這個時候,主要因素,就看溶氧了,溶氧越充沛,魚的活性越好,攝食欲望自然就越高;在水溫降到10度以下之前,草魚一直都會保持較為旺盛的攝食欲望,但是,限於水溫和溶氧,草魚覓食,在中上層比較多,在水底,則多以棲息為主;中上層水域,能提供的食物比較充沛草魚是以食草為主,這並不代表草魚是不進食動物蛋白餌,恰恰相反,在春季、秋季等氣溫、水溫較低的季節,適當的腥味餌,也就是富含動物蛋白的餌料,會更受草魚青睞;當然,還有一個主因,是隨著季節轉換,氣溫降低,大量的水生昆蟲因低溫死亡,所以中上水層,蟲屍、蟲卵,對草魚來說,都是富含動物蛋白的食物。

別糾結草魚到底釣底還是釣浮,掌握分層法,魚口好的不得了草魚是一種很有意思的魚種,為什麽這樣說呢?因為草魚很難定義其固定水層,不像鯉魚、鯽魚固定在水底,也不像鰱鱅、翹嘴,多在中上水層廝混,草魚的魚層很雜,與其說是全水層覓食,不如說是哪裏有吃的,草魚就會成群遊曳到哪裏,壓根就不固定;釣魚必打窩,因為草魚的這種不固定性,打窩誘聚草魚的方式,沈底、打浮都有,所以釣草魚,最大的爭議,倒不是用什麽餌料效果最好,而是到底是釣浮,還是釣底,哪一種更好,哪一種效果更明顯;這倒也不是釣友們有的放矢,實在是因為,釣草魚的時候,用玉米粒、顆粒沈底誘聚,效果也不錯,用草捆、浮水顆粒打浮誘聚,也能有不錯的漁獲,但是非要說哪種方式效果更好,說不相伯仲不太合適,說不分上下,也不太恰當,因為釣底和釣浮這兩種思路,魚口效果時效性很強,簡單點說,就是魚口一陣一陣,很難做到長時間有口;當然,別說是草魚,拉白條也很難持續有口,但是草魚是群棲魚,不應該魚口斷斷續續,原本就不應該出現,釣上2~3條草魚之後,就散窩了,之所以會出現,釣草魚僅僅在某一段時間魚口特別好,則是因為草魚在不同的時間段,因為水溫的原因,遊曳的水層不同,覓食的水層也不同,覓食的水深也不不同,不管是釣底,還是釣浮,其實都不太合適,這個時候,就要引入一個釣法概念,分層釣法;分層釣法,顧名思義,在不同的水層作釣,而釣草魚的分層釣法,則是有兩層意義,第一層,是根據草魚的生理習性不同,根據其覓食、遊曳習性,選擇不同的水深作釣;第二層,則是利用鉤距不同,不同的鉤餌,釣不同的水深,而這兩種分層釣法的思路,在實戰中的做法,是有非常明顯的區別;一、根據時間段不同的分層釣法這種釣法,主要是利用草魚在不同的時間段,會在不同的水層覓食、遊曳,最為明顯的,就是草魚畏冷喜熱,因為草魚在水溫10度左右時,就徹底閉停魚口,在水溫16度左右時,有攝食欲望,在水溫22~30度左右時,會有強烈的攝食欲望;同時,草魚的耐氧性是很糟糕的,簡單點說,缺氧的狀態下,就別指望草魚有活躍狀態,更談不上什麽魚口了,所以,在低溫、缺氧等客觀情況出現時,草魚都會在中上層遊曳、覓食,而水溫適宜、水深適宜、溶氧適宜的時候,則會在水底覓食、遊曳,根據這種生理習性,我們可以按這樣的時間段、天氣情況來分層作釣:1、清晨、夜間,以釣浮為主2、午間、午後、傍晚,以釣底為主3、起風、降雨,釣半水、離底為主4、陰天應釣浮為主根據不同的時間段,不同的氣象,用不同的釣深,雖然不太精準,但是至少稍微花點功夫尋找魚層,基本上都是八九不離十;二、利用鉤距不同,釣不同的水層這種做法,利用臺釣子線長短不同,將鉤距放得特別長,常見的設置,是鉤距放到50~100厘米,在較深的水域中,鉤距可以放到100~300厘米左右;這樣一鉤在底,一鉤在離底50~300厘米之間,不管草魚在水底,還是在離底,甚至是半水,都不影響誘釣效果;還可以通過中魚是上鉤還是下鉤,來判斷魚層具體所在位置,然後再次做出調整,或者換用其他普通釣組來找魚層;當然,這種釣法,對釣組的配置非常考究,畢竟草魚個頭較大,如果線組配置不好,因為子線過長,不管是底鉤中魚還是上鉤中魚,切線的概率都很大;最後釣魚最忌諱的就是死板,當然,純粹以釣魚解壓、逗樂的釣友,倒是不必在意這一點,但是,死守枯等,呆板的套用釣底、釣浮來守釣,雖然也不見得一定沒漁獲,但是個中樂趣就差了幾分,釣魚不僅是運氣比拼,更多的則是和魚、和水甚至是和自己的鬥智鬥勇,這才是釣魚真正的樂趣之一,非圈內人,確實是體會不到其中樂趣。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