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釣魚館釣草魚怎麼配餌?
釣草魚技巧之選擇對路的餌料1.誘餌。冬釣最好的誘餌是顆粒魚飼料。誘窩做得好能把鯇魚集進窩,養在窩內,魚吃不好吃不飽又想吃,舍不得溜走,續釣有魚不易衰,能釣魚多,釣趣濃。2.釣餌。①紅蟲。使用的紅蟲必須鮮活和稍大一點為好,鉤彎掛滿成一團為止。從紅蟲尾部偏中鉤入,一般使用7~9條紅蟲掛鉤,目標大,腥味濃烈,誘力強勁。每條蟲只能鉤一次,否則蟲易死亡或破碎易脫鉤。註意氣溫升高後,要預防暴曬紅蟲使之死亡或逃走而缺餌垂釣。②蚯蚓。使用大號紅蚯蚓每鉤掛一條。如是太長要折疊式掛鉤,鉤尖微露,鉤尖外蚯蚓尾巴不能留得太長,影響魚吃餌,揚竿剎鉤不準確魚易滑鉤。如果使用大平二號細小紅蚯蚓穿鉤,從蚯蚓腰部鉤入掛滿鉤彎(一般用5~7條),成為鉤上餌團,舞動蜷扭,目標大很誘魚。
答題只方式,交流才是目的,傳道?授業?不敢爾。
這個問題的答案非常不確定,因為這裏的唯一條件——冬季,除了能把線組相對其它季節降一到兩個號外,還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為什麼冬季就降低線號?其實這不僅僅是可以,也是應該這麼做。
具體原因有兩方面:1、冬季的魚活性低,中鉤後掙紮力道相對較小,很多時候甚至小一倍都不止。同一條五斤的草魚,夏天2號子線搞不定,在冬季低溫下可能1號子線卻足夠了。我想平時很多釣友都碰到過,釣上來的鯽魚出水後蹦都不蹦一下,可見其活性下降是多麼的明顯,所以據此「可以」降低線號。
2、冬季魚覓食積極性下降,吃口相對其它的季節要輕,尤其是一些小個體的魚。吃餌時魚嘴張合的幅度很小,吸力就很小,所以針對冬季的這種魚情我們除了要把餌調團調得輕一點,調釣上偏鈍一點以利於魚吸食之外。還可以通過降低線號來減輕魚吸食餌料時的擋口性,主線隨子線變化,較細的主線對信號的傳導作用也更好。這裏就是「應該」降低線號。
冬季線組大小的其它參考因素冬季普遍原則是線號可以小一點,但實釣的時候具體要用到多大的線組,還需要參考其它諸多因素:對象魚的大小、起竿手法、竿子的調性、垂釣場所等。
1、對象魚大小:無論什麼季節,這都是用線的決定因素,多大線釣多大魚嘛。平常的時候,我們釣半斤以下的鯽魚,多用0.4的子線,最大用到0.6吧,而在冬季,我們可以降到0.3甚至0.2。再比如釣3斤的鯉魚,夏秋節需要1.0的子線,而到了冬季(冬季鯉魚難釣哦),這麼大的鯉魚可能只需要0.6就可以搞定了。
2、起竿手法:這個可以說是最關鍵的,因為我們上面說到了,冬季的線組相對其它季節本來就用得細了。有些釣友可能會用到0.2的子線,0.2的子線拉力有多大呢,抓在手上基本不費力地拉一下就會啪的應聲而斷,就算是一個餐條在鉤上,提竿力道過大,子線都不一定能受得住。所以,用細線的時候,起竿手法一定要輕柔,刺魚的寸勁與回牽動作要做到流暢過渡,如果起竿猛,即使一次沒有把子線頓斷,但多次下來肯定會斷。
3、竿子的調性:軟竿護線,因為竿稍軟,在起竿的一瞬間,可以一定程度上緩沖掉刺魚時子線上的力道。而且我們冬季野外釣魚基本上碰不到那種需要搶魚的魚情,所以不需要回魚快一說,中了魚慢慢遛之便是。而且軟竿中魚後的手感體驗上比硬稍的也要好得多。
4、垂釣場所:這個不一定是每個人都有體會,不同水域裏魚的力量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講水面越大,魚的力道越大,水庫裏就大於一般的小河塘,但我覺得江裏魚更甚。記得以前剛玩江的時候,當時是秋天,很拽的拿著0.8的子線去釣江鯉(因為平時在內河二三斤的鯉魚基本鮮有失手),結果江鯉直接給我一個下馬威。所以,線組的選擇,這方面也是要參考的。
綜上所述冬季線組的使用,大體的原則是比平時要細一點,鉤也要小一點。但是真正作釣時,還需要參考其它多方面的因素,最為主要的就是對象魚和起竿手法,而且差異性很大,有些老師傅一副0.2的子線能釣全場,而有些人0.4的都會被切幾次。
江釣人狂龍,每一篇作品都是逐字手打,所寫內容都是自己多年的垂釣心得與實踐經驗,覺得回答對你有用可以關註一下狂龍,以後會有更多精彩內容。當然,有不同意見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探討交流。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