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魚是四大家魚一種,也是最常見的魚類之一,它生長速度快且個頭較大,一年下來可以長三到五斤吧,草魚價格也相對要高點,所以在我國很多人都喜歡養草魚,那說到釣魚,多少度釣草魚比較適合呢,我來說說我個人的一些看法吧~

第一:我認為一年當中最好釣草魚最佳時期是夏天和秋天,因為那時候氣溫也比較高,草魚活躍性也高,草魚開口也好,那時候釣草魚是最適合的,釣草魚也要釣早和釣晚,要避開中午那段時間,因為中午魚是最難釣的,經常釣魚的朋友都知道,真的不信都不行,所以我認為最適合釣草魚的溫度是20度以上30度以下吧。

第二:釣草魚,餌料是很多選擇的,可以選擇用嫩草來釣草魚,也可以選擇釣草魚的商品餌,也可以選擇用玉米粒,也可以選擇用蠶蟲或蚱蜢等等,這些都是釣草魚的上好魚餌,野外釣草魚最好提前一兩天去打窩,因為野外魚資源比較缺乏,提前打窩就是為了把草魚給引來,草魚進窩了,我們釣草魚也容易多了,養殖的魚塘不用提前打窩都可以,畢竟魚塘也沒多大,魚也多也比較集中,所以魚塘釣草魚比野外釣真的容易多了,餌料也可以選擇以上幾種。

冬季與其它的季節相比,基本上所有的魚種活性都相對降低,但不同的魚種耐寒能力有差別,這種活性降低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就好比南方的羅非放到北方的水域,別說釣它了,它連冬天都過不了。而在全國分布比較普遍的魚種主要有鯽、鯉、鯿、翹嘴、四大家魚以及一些小雜魚,還有幾種無鱗魚。

這些淡水魚種當中,最耐寒的應該算是鯽魚了,我估計小雜魚跟鯽魚有得一拼,因為任何時候都不缺它們的身影。既然鯽魚耐寒,那冬季的低溫對其影響就相對小一點,而且野外環境中,如果剔掉白條等雜魚的話,數量上基本就屬它最多了。所以一般情況下,釣友們都是把釣鯽魚作為首選,而且鯽魚無論是從垂釣手感到食用方面都是不錯的選擇。

翹嘴的覓食能動性因水溫降低也明顯降低,但是個體不大的翹嘴還可以,而且水域裏密度不低的話,一來一群,冬天裏別的魚難釣,拿它練練手也不錯。最近我在江邊作釣就是這麼個情況,可惜非我所欲,基本上都是隨釣隨放。

題主有說到江河,對於長江裏的魚情,我還是比較了解的。在冷季出魚方面次於鯽魚和翹嘴的應該就是鯿魚和鯉魚了,以前也常玩內河,內河與江裏相比,我覺得兩種水域的鯿魚差不多,天冷也都會上,碰到大好天氣或許還能大上。但冬季內河與江裏鯉魚的差別很大,有資料顯示鯉魚在水溫降到13℃以下,覓食能動性大為降低。水溫降至3℃ ~4℃時,便停止攝食。確實,內河裏冬天裏鯉魚很難上,很多水域基本上整個冬天不出鯉魚,但江裏例外,而且是很例外。常期江釣的朋友應該會贊同我的觀點,再怎麼冷的天(當然華東地區最冷差不多零下5度),江裏的鯉魚照上,個別時候甚至猛過鯽魚。

再往後排的話,就是四大家魚及無鱗魚種了,四大家魚中,青魚>草魚>鰱鱅,無鱗魚與青魚相當,總之都是不容易上,偶爾或許能碰到,但如果直接奔著它去,比方說鰱鱅,那就很難了,我估計密度非常高的護養水域裏可以玩玩。

野釣的魅力在於你永遠不知道自己下一條會上什麼魚。雖說按照每一種魚的習性,我們可以得出冬季什麼魚相對好釣的結論,但是別的魚不是不上,而是相對少一點,有時說不定就會有意外。所以野釣當中,不必拘泥於單釣某一魚種,事實上也做不到,垂釣的樂趣在於享受過程,管它上什麼魚呢。

江釣人狂龍,每一篇作品都是逐字手打,所寫內容都是自己多年的垂釣心得與實踐經驗,覺得回答對你有用可以關註一下狂龍,以後會有更多精彩內容。當然,有不同意見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探討交流。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