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馴化鯉魚的技巧

  鯉魚屬淡水大型魚品種之一。在人工專他精養下,1年魚齡重量可達75O~I000克,大水庫中的大齡鯉魚,體重1O公斤以上的也較常見。鯉魚通常在2米深以下水中棲息,也喜歡成群結伴,逆水而上,這在江河中表現尤為明顯。它一般在水草叢生處繁殖後代,在水草叢中和有稀軟腐殖質的泥層中覓食,早晚風平浪靜時,也常到岸邊或淺灘尋找食物。它覓食有點像*,用嘴拱,尋找腐殖質中的小蟲、蟲卵,植物的種子和果實。鯉魚的食性很雜,但也有明顯的選擇性。在人工餵養的大玻璃缸中進行實驗時,常見它吸食附生在缸壁上的青苔。此時 若向缸內投入小米、嫩菜葉、豆餅渣等食物,它馬上停止吸食青苔,而爭先搶食豆餅渣,然後吃小米,不是在饑餓的情況下很少搶食嫩菜葉。若再投入幾只小活河蝦,它會立即放棄別的食物而去追捕活河蝦。偶爾餵點牛肉未、瘦*肉末或香腸渣它也吃,但沒有餵活的紅蟲、活蚯蚓、活河蝦那樣吞食迅猛。由此可見,活餌的誘招力大。鯉魚吞餌不像鯽魚那樣先圍餌觀察,用身蹭、尾巴扇,而是動作迅速、幹凈利落地吞入口中,壓磨幾次就吞入,特別是在投入小而細的紅蟲時更是如此。在釣魚塘驗證結果也表明,活餌較一般的素餌上魚快且多。  在魚塘繁殖基地,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形:大約2000~2500克重的雄鯉魚追逐與其體重相當的雌鯉魚,它們此時不怕人,雌鯉幾乎要竄到岸上來,激起很大的水花,不論雌鯉往哪跑,雄鯉都窮追不舍,直到最後竄入草叢中隱蔽。這時,就是投給它們最愛吞食的活河蝦,用長竿短線送到嘴邊,它好像是視而不見,怎麼誘逗也不屑理會。這說明,交配期的鯉魚不咬鉤。這段時間約5O~6O天,也就是春末夏初的五、六月份。在此期間,目前的技術是釣不到成年鯉魚的。當產卵過後,其食量大增,從七月上旬開始,是釣鯉魚的黃金季節。「天大熱,魚大食」,幾乎是見到餌就猛吞。  要掌握鯉魚習性,還必須了解水溫對鯉魚的影響。當水溫低於或等於 11度時,鯉魚不咬鉤;在水溫高於或等於 13度時,鯉魚開始咬鉤,隨水溫的升高,其咬鉤率也逐漸提高。水溫22~ 25度時,咬鉤率最高。當水溫低於或等於 8度時,鯉魚安居,不活躍,餵葷素餌都吃,但素餌(玉米面基礎餌中接點蝦皮搓成顆粒狀)不及葷餌(紅蟲、蚯蚓)受歡迎。當水溫降至5度時,鯉魚就很少遊動了,即使餵活餌也不馬上吞食,過幾個小時或十幾小時才吃。水溫低於或等於2度時,鯉魚基本上不起遊,處於「冬眠」狀態,很少覓食。由此可見,水溫是決定鯉魚食欲的關鍵,也是影響鯉魚上鉤的重要因素。鯉魚喜弱光,在橋墩下光線較弱的環境中,夏秋季的樹蔭下,往往是鯉魚棲息避暑的地方。鯉魚在陰天比在晴天活躍,愛咬鉤。它的警覺性很高,膽小,稍受驚動就往深水逃竄。  釣鯉魚的技巧  要根據鯉魚的習性和特點,選擇其棲息地、覓食地和回遊地的必經路線作為釣位。用誘招力很強的誘魚器或餌料,把魚誘招到釣鉤的周圍。同時采取相應的釣具,把上鉤的魚提上岸來。這些招法,都關系到垂釣的成敗。要想獲得滿意的效果,必須探討這些措施中的各個環節。  1。選擇釣位。要根據鯉魚的習性和特點,根據不同季節和天氣變化等客觀情況,在進行認真分析的基礎上,選擇施釣水域中的最佳釣位。這是關系到垂釣成敗的首要一環。炎熱的夏天,是釣鯉魚的黃金季節。若是風和日麗,萬裏無雲,應把釣位選在樹蔭下,或由山峰等自然物體能擋強光的陰涼處。這種地方,適合鯉魚「避暑」,也適合它喜弱光的特點。如在早晚或夜間垂釣,應把釣位設在水草生長的地方,或者在近岸有腐殖質的地方。如是陰雨或霧天垂釣,應把釣位選在近岸水草生長處和有腐殖質處,與早晚或夜間垂釣大致相同。在雨季,大小溝汊都向水庫或江河的主幹道匯註。在這些溝漢或小河與水庫、江河主幹道交界處,是最理想的釣位。由於溝漢和小河沖下來的水中,溶氧量充足,且含有大量的植物種子或果實,以及小蟲和蟲卵之類的食物,能誘來成群結隊的魚在此覓食。選擇這樣的釣位,那怕是初登釣場的新手,也會獲得豐收。進入六月份後,是鯉魚的產卵期,也是各水庫放水後的枯水期,這時魚兒容易產生驚恐感,常竄到深水區躲藏起來,食欲欠佳。此時必須放長線釣深水,或偶有所獲。在江河大橋的洞水渦處,與水庫相通的橋墩旁,1.5~2米的深水區,常有大鯉魚棲息,遇到這樣的好釣位,一定不要放過。靠近村舍池塘的洗菜、淘米處,也常常是魚兒覓食流連忘返的地方。把釣位設在此處,一般不會空著漁護返程。江河的泅水灣,停靠船舶的碼頭邊,養魚塘的餵魚點,都是比較理想的釣位。  2.誘鯉魚的招法。一是使用先進的誘魚器。這是根據魚在求偶時發出信號吸引同類的原理而設計的,具有衛生、輕便等優點。二是用誘餌打南。目的是把鯉魚引誘到餌鉤周圍,把進窩的魚留住。為此要選味道較濃、鯉魚非常喜歡的食料為誘餌。例如,用鮮牛糞摻些無異味的幹草木,再加點有一定粘結度的土,煤成拳頭大的球決,投向釣點即可。由於鮮牛糞的氣味鯉魚喜愛,應為首選。煮大麥對鯉魚特別是大鯉魚,有獨特的吸引力。當把大麥煮到完全膨脹但又未破皮開花時撈出,是釣鯉的佳洱。將剩下的煮大麥水與豆餅、麥積(各半)沙和,揉搓成顆粒狀,可用來與沙土混勻打立體窩。也可在上述的餌中摻入粘土,煤成拳頭大的球塊,打底南。還可在點大麥水與豆餅、麥麩摻和後,再加入適量大米飯或白面為粘結劑,製成糧食,往往能釣上大鯉魚。再如用雞飼料摻點魚粉,加點岸邊濕土上揉搓後搓成塊狀,投入釣點打底窩,效果都很好。為了能把進窩的魚留住,在打底窩的基礎上,再投入些成團的粘土蘸香糖水,或在幹土中倒入雞骨發酵水或韭菜大蔥發酵水,摻和後綴成球塊,投入釣域。這種雙重底窩,持續時間長,中間不需要再補窩,到收竿乃至第二天,窩中還有魚可釣。  在秋季,打立體窩比打底窩要好些。特別是下風頭,在大堤壩或陡坡下的深水釣位打窩,可用20%的豆餅渣(或糕點渣中摻麥麩),拌入適量的羊骨粉和60%以上的泥沙,均勻地拌開,呈散粒狀投入。也可用煮大麥余水加入豆餅渣、米糠或麥麩,再拌入60%的岸邊泥沙土,攪拌均勻,揉搓成散粒狀,邊釣邊撤,保持立體狀餌窩。打窩時要盡量把餌料投在漂浮物或水沫的前方,保持其可見度。  用:)作靈便的手竿裝3只鉤,效果不錯。為了節時省餌,最好是用中等個兒的粗蚯蚓裝鉤,再蘸一下香精水,可連上3~4條魚不需要換餌。用泡沫塑料塊製成棗核狀,在香精水中捏擠一下裝鉤,也能釣上魚來,但多為小魚。用泡泡糖為餌,可取代蚯蚓,釣上幾小時,連上幾十條魚也不用換餌。此糖不透鉤,裝鉤時必須全部裸露鉤尖,否則,等於無鉤或直鉤釣魚。用燒黑的雞毛製作仿蒼蠅的模擬餌,蘸上香精或曲酒裝鉤,效果也可以,但沒有蚯蚓或白色棗核形泡沫好。純金屬訪小蝦模擬餌不咬鉤,但白色空鉤卻偶可上魚,且死鉤,不論提竿早遲,上鉤魚都跑不了,不過白色空構上鉤率太低。用模擬餌釣鯉魚,目前尚未見報道,需要在實踐中作進一步探索。  如果在養魚池中垂釣,最好是選一整塊重5OO克左右的豆餅,在出釣的前一天晚上噴適量曲酒,使表面濕潤,用不透氣的塑料袋封好。臨場測量水深後用繩把豆餅控牢,加上漂投入釣位水域。漂可用硬質泡沫塑料塊製作,以利於投鉤精確。當展開釣具裝好鉤後,在浮漂的周圍出現密密匝匝的魚星時,即可投鉤垂釣。此時要註意兩點:一是穩:)手竿,嚴防魚鬧水驚散魚群。二是摘魚後應把手洗凈,擦幹,再去抓餌裝鉤。盡量用蚯蚓、泡泡糖、白色泡沫塑料塊蘸香精水或曲酒做模擬餌,因它耐咬,耐水泡,能減少換餌時間。收竿時,拉繩拽上豆餅,瀝幹水,回家曬幹,以備下次再用。只要豆餅不變質,可使用數次。為節省香精或曲酒,用一段時間後,可改用雞骨發酵水或韭菜大蔥發酵水浸潤豆餅。  3.釣具的準備。鯉魚個體大,上鉤後掙紮力強,準備釣具首先就要考慮其承受力。體重大於 1500克的鯉魚,可把漁竿技成滿弓狀,重2000克以上的鯉魚,就可能把架好的漁竿拽入水中,特別是無漂玻璃鋼或碳素海竿,拽入水中就會無影無蹤。所以,在架好漁竿後,應在竿柄上掛一條長2米以上的線繩,以防意外。  (1)海竿。這是釣鯉魚的主要工具,它不僅能投遠,而且易於:)作,溜魚極為方便,比較實用。無論是集束炸彈式鉤配糟食,還是集團鉤裝面餌、加掛活餌,均能取得滿意效果。  (2)手竿。適用於小水域或養魚塘垂釣。在大水庫的陡坡處或大壩廠,打立體窩,用蚯蚓裝鉤後蘸點香精水,或用煮大麥粒裝鉤,魚多時用泡泡糖或白色棗核形泡沫塑料塊裝鉤蘸點香糖水等,均能顯示手竿反應靈敏、:)作簡便的特點。  (3)拋防法配各式各樣的自動化等架,以及土法製作的自動化三用插座、繃子竿配上盤子鉤、豆餅餌,加掛活餌,均能收到較好效果。唯拋砣時易被線拉傷手和溜魚不易掌握。由於造價低廉,攜帶輕便,一人可同時:)管若幹根竿,且適用於夜釣,所以也是釣鯉魚不可少的工具。  (4)漁線、漁鉤、漁墜。由於鯉魚的個體大,上鉤後掙紮力強,應選用強拉力線。主線以大於0.4毫米粗的花線為宜,而腦線以大於0.3毫米粗的花線為宜。如用串鉤或單約時,以伊勢尼7~10號鉤為宜。若用集團鉤或集束式炸彈鉤,則以5~7號伊勢尼圓底短柄鉤為好。鉛墜,以扁平梯形、拽拉時能離開水底的為佳。不論什麼形狀的扁平鉛墜,必須中心部位有孔,能沿線自由滑動,反應靈敏。死砣即砣在前、鉤在後的組合方法,多配單鉤或單鉤使用,反應靈敏。有些特殊組鉤,如豆餅鉤、盤子鉤,均不需加砣。  鯉魚上鉤後的特點及其對策。用海竿釣鯉魚時,首先要根據拉力線的強度,把繞線輪上的拽力頭調到最適宜的松緊度——拽線時繞線盤倒轉又不斷線。一般要稍松點,不要過緊。這一點十分重要,不可掉以輕心。有的釣者往往在大魚上鉤後,把逆止閥打開,用搖把的手柄來控製收或放線的速度。但手控遠不如自動放線來得快,特別是鯉魚外竄時,初次要線速度跟不上,就有斷線、折鉤或拉豁魚嘴的危險。自動控製的核心是拽力頭的松緊度。  (1)魚外竄。當魚咬鉤後,竿梢低頭,竿身彎腰,把竿技成滿月弓狀不再復起,這是魚要線外竄的表現,也是多數大鯉魚初上鉤後進入拉線區或移線區的常見現象。這時要抓住竿,用碎勁抖動,使漁鉤深刺。當繞線盤停止倒轉,並能將竿擡起來的時候,要充分利用竿身固有彈性,把竿往背後方向提拉。如能不失時機地完成上述:)作,就不會跑魚。當擡不起竿時,切莫生拉硬拽,要把海竿保持一定弓狀穩住,用手指彈動繃緊的主線,使魚腦震蕩,或雙手持竿用碎勁抖動,逼魚起遊,不給它喘息的機會。揚竿後提拉過程中,大致可估量出色的大小,從而采取相應措施,或進行「持久戰」收放線道魚,或「速決戰」一氣呵成,提魚上岸。但無論何種對策,都要切忌精神緊張、手忙腳亂。由於拽力頭早已調好,魚要線時繞線盤倒轉可自動放線,不用擔心斷線或折鉤跑魚。但要始終把竿繃住,並保持一定的彎曲度。魚一般竄到3O~4O米,由於拉著繞線盤倒轉,消耗了一定的體力,必然停下來喘息。這時就用抖動漁竿的辦法,加劇刺痛,逼它起遊,或搖輪收線,不給它喘息機會。必須註意應付其反復掙紮,當魚外竄消耗一定體力後,可能暫停指揮,當搖輪收線時,能順從地跟著向岸邊遊來,但當它能看見人影晃動時,又會猛然調頭外竄。所以,待魚靠近岸邊而尚未調頭外逃之時,必須揚竿收線,借用竿身的固有彈性,把竿繃住,讓它自由地拉著繞線盤倒好了。第二次逃竄,其勁頭要比初次小,逃竄距離也會相應縮短。竄到一定程度後,體力又消耗了一些,必然要停下來喘息。此刻,必須再次抖竿加劇刺痛,逼它起遊,收線通魚。整個過程要註意兩點:第一,魚向深水或無障礙物水域逃竄,由其隨便;當向草叢或有其他障礙物水域逃遁,那就必須場竿收線或再次彈線造成它腦震蕩,特別是後者的措施較前者有效。還可繃住竿向魚逃遁的反方向退拉,或在無障礙物的岸邊左右通魚,或雙手擎竿左右大幅度地晃動,從而加劇其體力消耗,使它逃遁無法得逞。第二,在搖輪收線時,由於魚的自身重量(特別是大魚)或魚抗拒收線的掙力,都可出現搖線輪空轉,搖速越快,主線擰勁就越大,特別是在主線末端沒控轉環的情況下,主線的拉力會伴隨擰勁的增加而降低,即有斷線的危險。當搖轉阻力大,出現空轉時,暫停搖動,在繃竿的同時,左右大幅度地晃竿,以此消耗其抗爭力。如果外竄二次以上,魚力大損,可適度地把拽力頭稍擰緊點。在主線已有抒勁的情況下,一定不要與大魚「拔河」。擰緊後的拽力頭,搖輪收線時雖不會出現空轉,但不能自動放線了,這時要充分利用竿身的固有彈力,進一步消耗魚的體力。最根本的解決辦法,是買個轉環掛上。總之,魚要線可自動放線,不要線,就搖輪收線,是應付上鉤魚外竄的基本方法。當其掙紮力已大為減弱時,可提竿將魚頭露出水面,嗆它幾口水,便會很快出現魚肚朝天的現象。假如提不起來,說明魚還不甚疲乏,就繼續遛,決不可生拉硬提,以防斷竿。最後遇到魚筋疲力盡,魚肚朝天,再將其牽引到近岸,用抄網提上來。若是l000~1500克重的小魚,可一氣呵成,適時提竿,爭取時間多釣魚。

釣魚本是殘忍之事,與魚易地而處,你希望你吃口飯的時候,吃到魚鉤嗎?你是否記得魚骨在喉的痛楚?被鉤子鉤住比那痛100倍。何必為了一時快慰,一頓口福,親自殺害生命呢?祝好.************************************************ 好奇的魚寶寶問: 「媽咪!為什麼人類動手術前需要麻醉讓自己昏迷不醒呢?」 「因為手術刀劃開身體時,會痛到令誰都生不如死呀!」 「喔?可是那就奇怪了,那難道人類不知道菜刀劃開我們的身體,我們也會很痛很痛嗎?」 魚媽媽: 「人類是萬物之靈,所以當然不會不知道,他們只是不知道該為這樣的事感到心痛罷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