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如何釣鯉魚?

春釣鯉魚應該分早春、仲春和晚春;

早春二月氣溫水溫仍然很低,四川大部分地區的氣溫正常年份幾乎介於10左右,前半月氣溫更低,月底氣溫高一些,從氣象角度看早春二月仍屬冬季。因此,早春二月釣鯉魚很難,當然,歡樂塘和以放養魚塘除外。早春鯉魚特別是大鯉魚少吃少動,在魚塘等小水面,鯉魚多在最深的位置,晴天氣溫高時進入稍淺的位置,時間不長又遊入深水。

三月初,氣溫回升,但幅度不大,鯉魚開始攝食。記得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連續幾年的三月初在一個水庫大壩右側小灣上午九點左右打窩,約中午12點左右就有鯉魚咬鉤,最大的鯉魚有4千克,此釣點水深約3米,是個斜坡。此外,在水庫垂釣,水深1.5米左右的草洞在二月下旬和三月上旬也常釣到鯉魚,甚至大鯉魚。

仲春氣溫和水溫回升,三月下旬至四月中旬是鯉魚的產卵期,平時在深水的大鯉魚此時大量進入有草的淺水產卵。一般來說一個水域的鯉魚產卵只有幾天,此刻水草搖動,傳出陣陣聲響,

鯉魚產卵是否咬鉤?答案是大部分不咬鉤,小部分咬鉤,所以在實際垂釣當中常見漂晃動或下沈,明顯是產卵的鯉魚所至,但極少數懸產卵的鯉魚咬鉤。有個釣友有三岔水庫釣魚,正值鯉魚產卵,他在有水草水深僅50厘米的淺水釣獲一尾約5千克的大鯉魚。

再舉一例;一七年仲春,我和老陳在一水庫垂釣,他釣進水河,我在庫尾下鉤。我的釣點水草多,水深不到1米,產卵的鯉魚鯽魚說得上很多,水草搖動,伴隨渾水泛起,但鯉魚無論葷素餌都不咬鉤,後用蚯蚓釣到幾尾產卵鯽,後放生。釣到中午我決定到進水河看看,老陳也一無所獲,但是他說打窩不到十分鐘,他鉤掛蚯蚓下竿,時間不長漂下沈揚竿一尾約三千克的鯉魚拉至身前,但抄網未拿出來,後用手去抓魚,結果斷線了。下午我旁邊一個釣友用3.6的臺釣竿見票下沈提竿提不動,當時以為鉤掛草,用力上提又能提動,提至水面看見是一尾約五千克的大鯉魚,結果你我都懂。

在仲春至立夏之間就是晚春,鯉魚在有水草的淺水產卵之後部分遊至深水,部分大量攝食,此期間仍有鯉魚零星產卵。

釣產卵之後的鯉魚宜靠近水草或釣草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我們在龍泉湖一個叫嫣家山的島上釣魚,四月下旬鯉魚已產完卵,那時碳素鋼竿還沒生產出來,都用玻璃鋼竿。那是一片大面積水花生草,岸邊釣草調僅20厘米淺水,往前約三十米處有人租用網箱養魚的小船,劃至草邊,然後在前面約兩米的位置開個草洞,扔一把通威,然後用泡軟的通威加面粉即下鉤。只要占到釣點,用此釣法都能釣獲幾十斤大小鯉魚。因為是釣草洞所以無法放線溜魚,一天遇到大鯉魚拉斷十多根線很正常。春灌時水位下降,大鯉魚幾乎都跑到網箱下面去了。

「五一」節後氣溫全面升高,這時鯉魚攝食旺盛,在水庫釣要找半島凸出部,深淺水交界的深水,投餌量要根據垂釣天數來定,如只釣一天,應上午即到水庫的時間和中午各投一次餌,每次按1.5公斤,餌料須加幹麥粒、碎玉米粒等顆粒餌,以免小魚吃光。釣大魚要守,不可以短時間無魚咬鉤就放棄。

就說到此吧,我寫此文的目的是把我春釣鯉魚的經驗或者說經歷用文字表達出來與各位釣友共享。不知你從中能否看出有用的東西,我從不狂言自己的釣技有多高,垂釣幾十年仍然在學習,可能你的釣技和實際經驗比我好得多,抱著這麼一種心態,就相互交流和學習吧!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