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調漂後,不上魚總懷疑沒有調準確,有沒有十拿九穩的調漂法?
這種情況很常見,基本上初期學習釣魚的朋友都經歷過這種問題,筆者自己也是。初期學釣魚的時候,各種大師調漂視頻經常看,看了就試,最後結果導致四個小時垂釣有一個小時在搗鼓漂。
咱們先來說說不上魚就一定是漂沒調好麽?未必,無論是自然水域還是黑坑,長時間不上魚肯定是有原因的,漂沒調好只會占到不到一成,氣溫、氣壓、在夏季是造成魚情不佳的最大因素,還有就是選擇的作釣水域也對作釣有較大影響,例如夏季選擇一米不到的水域作釣行不行?行是行,但是魚情方面絕對會讓人淚流滿面。
出釣時間也需要好好拿捏,這個主要還是根據出釣當天天氣來安排,一般來說夏天適宜早晚出釣,早晚氣溫較為穩定,作釣時可以根據當天天氣預報或者人為的實際感受來避開作釣雷區,如夏天暴雨前,烏雲密布,人都感覺身上黏糊糊的,就更不要說魚了,只有等雨降下以後魚兒才會逐漸開口進食。
再來說說萬能調漂法,筆者經過這麽多年的摸索總結出自己的一套調漂理念,無論按照什麽方法去調漂,只要做好第一步找水深,標記太空豆的位置距離浮漂的這段距離是大於子線長度還是小於子線長度,亦或者持平,當這段距離大於子線長度時,此時的鉤餌在水中則屬於較為靈敏的狀態,小於這段距離則雙鉤則處於輕觸底或者躺底,主要還是在作釣過程中根據魚情來做出相應調整。
以上就是筆者的一點經驗之談,魚口不好時,還是建議多分析分析是天氣原因還是釣點問題,畢竟很多釣大魚都是選擇重鉛躺底來作釣,夏季作釣盡量選擇大水域活水等地下竿作釣,釣位選擇最好還是在回灣下風口等處。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