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行程屬於比較高級的釣魚技巧了,想要釣好行程不光要在調釣方面做出調整,還要在選漂以及餌料的比重等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

這些情況下需要釣行程釣行程最常見的魚情就是想要兼顧釣中上層魚以及底層魚,例如水域中有草魚也有鯉魚,草魚通常生活在中層水域,鯉魚生活在水底,所以采用釣行程的方法就可以兼顧釣草魚和鯉魚。

有的時候底層魚會出現離底的情況,例如夏天悶熱,氣壓低。這種情況下底層魚就會開始離底,但並不是所有的魚都離底,而且離底的高度也沒有規律,所以就需要采用行程釣法。

釣行程時的調釣釣行程的根本目的就是讓鉤餌下沈的速度變慢,給離底的魚更多時間和機會發現鉤餌並咬鉤,鉤餌在到底之前魚就咬鉤,這種現象被稱為「離底接口」。

所以釣行程時的調釣要遵循兩個原則:調高釣低並且確保鉤餌能到底。最簡單的調釣方法就是帶雙餌調N目,釣N+1目,這樣調釣既能夠最大程度減緩鉤餌下沈的速度,同時還能夠確保有一餌到底。但是這樣的調釣剩余浮力偏大,釣離底接口很有優勢,但是釣底口就可能出現脫鉤跑魚現象。

如果發現鉤餌到底之後脫鉤跑魚的現象比較嚴重,就應該增加釣目,改為N+2目或者是N+3目……直至不脫鉤跑魚為止。

釣行程需要選擇合適的浮漂釣行程最好使用棗核形浮漂,因為這樣的浮漂肚子比較大,在水中的阻力也大,能夠有效減緩鉤餌下沈的速度。另外,浮漂的漂尾要長一些,至少要求15目以上的長尾漂,這樣的浮漂能夠延長行程時間,有更多機會出現離底接口。最後,浮漂的吃鉛量應該適當減小一些,吃鉛量偏小的浮漂在水中下沈的速度就會明顯減慢。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