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調漂技巧  1.調漂

  指通過加減線組中的鉛墜重量來設定浮漂與水面相交的平衡點。受垂釣者不同的垂釣理念以及對浮漂的不同理解,調漂方法有很多種,而且各有各的道理,很難說哪種方法對,哪種方法錯。不過在不同條件的水域垂釣或釣的魚種不同時,如果自己習慣使用的調漂方法不靈時,及時應變為上策。

  2.帶餌調漂

  調漂時雙鉤掛餌,水線長度控製在餌球不觸底、雙餌懸浮。懸浮在水中的雙餌,其自重已被浮漂的浮力平衡掉,自重為零,在水中飄飄忽忽的。魚遊近釣餌時,一吸一吐的水流都能帶動釣餌移動並導致浮漂產生位移。

  采用這種方法調漂的人,從思想上來說,是在追求一種絕對靈敏,總是希望在魚吃餌的第一動作中將其捕獲。不過靈敏過度也帶來了一定的副作用--浮漂的虛假信號明顯增多,翩翩起舞的浮漂,會搞得你頭昏腦脹,無所適從。

  雖說帶餌調漂會造成浮漂假動作增多,但也不是沒有應對之策,采用調靈釣鈍之術即可化解假動作的煩惱。比如說掛雙餌調一目,可以釣二目、釣三目,甚至可以釣五目、釣六目,只要浮漂有信號,大膽釣鈍無妨。對釣者而言不怕浮漂亂動,就怕浮漂不動。

  3.不帶餌調漂

  不帶餌調漂也可以說成空鉤調漂。調漂時除雙鉤不掛餌外,其他地方同帶餌調漂相同。這種調漂的指導思想是忽略餌重不計,垂釣時至少讓一個餌球落底。這種調漂方法競技釣愛好者們普遍使用。它的優點是靈鈍共存,攻守兼備,對付滑口魚有一定的作用。當然這種調漂方法只是在競技魚池中釣鯽魚時無往而不勝,在自然水域中釣其他魚種則是勝敗參半,並無絕對優勢。無論是帶餌調漂,還是不帶餌調漂,都必須在雙鉤不觸底的前提下進行,鉤一觸底,調出來的漂是不準確的,初學者在這一點上必須格外註意。

  4.單鉤調漂

  調漂之前將底鉤剪去,只保留一個鉤子。喜歡采用這種方法調漂的人,強調的是在垂釣時一定要讓一只鉤子臥在水底,另一只鉤子觸底,而且調釣之間不用那麽繞腦子。此方法簡單實用,為多數中老年人采用。

看漂技巧  1、浮漂輕點輕觸。多為鯽魚在試探,連點連觸則提竿。

  2、浮漂微微上升一點,徐徐下沈一目半目。說明魚已吃穩,可提竿。

  3、尾漂慢慢地從頂部,只送半粒到一粒,浮漂不動(有時被誤認為是小魚或碰線),是提竿時機。

  4.浮漂有的時候會慢慢的往下沈。不可忽視它的動靜,浮漂的動作愈慢,鯽魚、鯉魚、草魚上鉤的痕跡越明顯。

  5.星漂微微顫動後,略沈半粒至一粒,漂動即停止。這時提竿時機是浮漂剛剛下沈,其過程很短,垂釣者若不是精力高度集中,稍有遲緩,即可痛失良機。

  6.浮漂一點一點,連續點動,動作很小。也是鯽魚已吃穩的跡象,即可提竿。

  7.浮漂點動後,接著慢慢上送。動作愈慢鯽魚愈大,動作速度快多半是小鯽魚。

  8.浮漂輕輕斜向移位,或平移,或微沈,都要及時提竿。

  9.浮漂有力猛點時。只點一下動作大,不下沈也不上送,魚餌已吃到嘴裏,魚兒較大應及時提竿。

  10.浮漂橫向移動,還有點向下的動作,即提竿。

  11.浮漂橫移。不送漂也不黑漂,只作平行橫向移動,此時魚已咬鉤,可提竿。

  12.未見浮漂下沈,但送漂時往往是大魚。說明魚已吞餌,提必獲魚。

  13.浮漂微微顫動時,連續不停,魚已咬鉤。

  14.浮漂突然快速下沈,或快速上送,多半是小鯽魚咬鉤。

  15.浮漂橫臥水面不沈不動。這往往是大鯽魚半路咬鉤,及時提竿起魚。

  16.浮漂在水面微微連續點顫、輕送或輕沈,是魚咬鉤,應及時提竿。

  17.找窩試點時,空鉤下送,浮漂不下沈或突然下沈。這往往是魚咬空鉤,不可忽視,及時提竿可得魚。

  18.送漂後浮漂迅速恢復原狀,漂相為一粒送平後又恢復原狀。出現這種現象多為蝦蟹腳爪撥動所致,起竿多為空鉤。

  19.黑漂後迅速恢復原狀,漂相為一粒粒斜向入水,然後恢復原狀。多為小雜魚咬鉤搗亂。

  20.浮漂在水下忽閃一下。這魚兒碰線所致,不用提竿。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